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贵州丹寨的苗族芒筒芦笙制作技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芒筒芦笙是苗、瑶、侗等少数民族传统的簧管和声吹奏乐器, 是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芒筒和芦笙是两种不同乐器的搭配,是在芦笙音乐以高音为主的基础上配上芒筒的低音调而成的,目的是增强芦笙音乐的厚重感,旋律强烈,声音宏亮,感召力强。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是远近闻名的“苗族芒筒芦笙”之乡,芒筒芦笙是丹寨县各族同胞在传统节日中的主要表演乐器,丹寨的芒筒芦笙演奏方式独特,是将芒筒与芦笙一同吹奏,且旋律、曲调多样,声音高亢激昂,颇具震撼力,这是其他苗族地区少有的。
贵州丹寨的芒筒芦笙制作技艺历史悠久,从汉唐时期流传至今。丹寨芦笙的制作过程有几十道工序,制作艺人使用刮、削、通、打、锤、夹、钻等相关工具,经过选料、烤料、打制簧片、制作竹木部件、装簧片和定音等主要工艺流程,特别是削制吹管、共鸣筒和打磨簧片,全凭手感来严格掌握每个环节的轻重度,其中最关健的是打磨簧片和定音,簧片缝隙的宽度和簧片的音色决定了芒筒芦笙质量的好或次,因此需要有非常熟练且经验丰富的艺人全靠眼睛看和耳朵听来保障,有人把这个特殊工艺称之为“视听艺术”,通常一套八支芒筒芦笙的制作周期近20天。2006年5月和2008年6月,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和苗族芒筒芦笙分别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为进一步发展芒筒芦笙制作产业,传承“非遗”文化,当地政府不但加强了对芒筒芦笙制作传承人的培养,还成立了众多的非遗传习所,把芒筒芦笙舞带进校园,建立了芒筒芦笙文化广场等,并通过举办芒筒芦笙文化艺术节、到国内外展演等方式,进一步提高芒筒芦笙文化的知名度和民族自豪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9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