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锦屏文斗乡发生一起坟地纠纷聚众吵闹事件,派出所及时调解化干戈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纪念祖先的传统节日,几千年来,华夏儿女通过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进行"祭之以礼"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4月4日当天中午,在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文斗村因祭祖修建祭拜台问题引发纠纷,最终在锦屏县公安局河口派出所与河口乡党委政府共同努力下,被成功调处。
4月4日中午,河口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这河口乡文斗村有一起祭祖修建祭拜台问题双方家属聚集吵闹,请你们派出所民警过来处理,接警后,河口派出所民警和乡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及时驱车赶到目的地调解。经现场了解,原来是锦屏县河口乡文斗村姜某勇4月4日为自家的祖坟山修建祭拜台,与同村易某国、易某龙、易某文三兄田界和坟界的界限问题引发矛盾纠纷,后经过派出所民警和党委政府工作人员耐心细致等调处,姜某国家祖坟和易家三兄弟田距离取中划分,一起祭祖修建祭拜台民事纠纷得以解决。(石福涛 龙章坤)
02锦屏偶里乡发生一起坟地纠纷事件,百年祖坟无证难分 时下,正值清明祭祖时节,在农村,往往受祖上坟山、“风水宝地”和宗族势力观念的影响,难免产生一些坟地纠纷,且这类纠纷由于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涉及人员多,调解起来显得较为困难。
锦屏县偶里乡寨欧村龙某武家族有一祖坟在“从新”地块(约有百年历史),而该祖坟旁的土地一直是同村龙氏家族龙某的菜地(管理约20余年)。2019年,龙某武家族老人过世,随即葬在该祖坟旁,因事前没有与龙氏家族充分沟通而引发矛盾,双方家族几次协商均无法解决,于是双方矛盾激化,事态一触即发。偶里乡调解委员会高度重视,曾多次组织双方再次到村委进行调解,但由于双方家族意见分岐较大,且土地权属争议年代久远等因素,调解次次陷入僵局。面临清明节即将到来,此事未果,双方家族上坟祭祖,言语不当,难免会引起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为了避免双方家族发生群体事件,今年3月,偶里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再次组织双方到纠纷地现场进行调解。调解中,龙氏家族一方要求龙某武方迁坟,并恢复土地原状,龙某武方则提出该土地并没有办理土地证,不能证明是龙氏家族一方的土地,调解又一次陷入僵局。
正值关键时期,偶里乡调解委员会充分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在一次两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决不气馁,丝毫不放松,再次组织工作组对坟山现场进行勘查、研判,并就坟山有关情况仔细询问有关当事人,明晰坟山界至,同时动员龙某武家族赔偿龙氏家族一定数额补偿金,动员龙氏家族让逝者安葬此地,适度降低补偿数额。在工作组对双方家族代表长达6个小时的耐心疏导说服教育后,双方家族终于被工作组的良苦用心而感动,认识到了事情的危害性和后果,最终达成了由龙某武补偿龙氏1800元的合解协议,并现场兑现签订调解协议书,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农村坟地建造引发的纠纷,在法律层面并没有作出专门的规定和解释,因为其特殊复杂性,更多的是与社会公序良俗、当地民族习俗的直接碰撞,这就需要调解员熟悉掌握当事人生活居住地的村情村况、民约习俗,从相邻相亲入手,做好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引导双方当事人互谅互让。据了解,今年清明祭祖期间,偶里乡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排查化解坟地纠纷10余起,组织调解3起,成功3起,目前该项工作仍在继续。 (陈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