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or=var(--weui-FG-1)]
KLR视频
​世睡
睡眠占我们生命的1/3,良好的睡眠是健康不可缺少的部分。国际卫生组织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今年是第24个世界睡眠日,中国的主题为“健康睡眠,人人共享”。健康科学的睡眠,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与我们每个人息息有关。

睡眠
失眠是什么?失眠包括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困难(夜间觉醒超过2次)、早醒或醒后入睡困难(30分钟不能再入睡)、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小于6小时),同时伴有日间功能缺损。日间功能障碍包括疲劳、情绪低落、记忆力减退等。这些情况每周至少3次,持续至少1个月,才定义为失眠。偶尔一次睡不着不需要担心哦!
睡得久就是睡得好吗?睡觉的时间长短并不是睡眠质量高低的判断标准,要看醒后的状态,有的人需要8小时睡眠才能睡够,有的人可能睡6小时就能从疲劳中恢复。主要看早上醒来体力、精力是否恢复,脑袋有没有清醒的感觉。
打呼噜就是睡得香吗?单纯打呼噜一般在酒后、疲劳时出现,主要影响他人睡眠。但是有一部分人长期打呼噜可能是患上一种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类人群打呼噜过程中会突然安静,没有呼吸,有些人甚至会憋醒,第二天早上口干、觉得没睡够,甚至脾气暴躁。尤其是肥胖、吸烟饮酒的人,长此以往,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影响睡眠的因素
01精神心理压力大
现代社会多样化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压力的刺激下,垂体-下丘脑-肾上腺轴(HPA)会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比如皮质醇。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抑制褪黑素分泌,从而影响睡眠节律。此外,皮质醇也可以激活交感神经系统,从而使身体处于超常警觉状态,人们甚至会因此感到烦躁、焦虑,出现睡眠问题。
02睡眠习惯不佳
不规律的睡眠时间、睡前剧烈运动、过度使用手机或玩游戏以及在床上工作、看电视等不良习惯等都可能影响睡眠。并且,很多因过度使用手机或玩游戏而晚睡的人,常延迟起床时间来补偿睡眠,这样会形成习惯性晚睡晚起的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引发睡眠问题。 03精神或躯体疾病
精神或躯体疾病本身就可能会伴有睡眠问题。特别是对于焦虑症、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失眠可能是精神疾病本身的症状之一。同时,失眠也常常是精神疾病发生前的危险因素,在典型精神症状出现前就可存在失眠症状。十条
1、白天不要睡太多,比如中午,20分钟就足够了。
2、睡前两小时把房间光线调暗可以增进睡意。 3、要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入睡,会形成条件反射,更容易入睡。 4、睡前要把紧张的情绪释放出去,比如听听音乐,喝杯热牛奶,泡个热水澡等方法。 5、床只是睡觉的地方,尽量不要在床上看书、看电视、打游戏。 6、医生指出,不同人群的睡眠时间也不同。保证适当的充足的睡眠。 7、睡觉时推荐平卧位,因为平卧位身体的受力面积最大,不容易对局部造成压迫。 8、平时加班熬夜,周末补觉并不能补回来。少熬夜,到了睡觉的时间就睡。 9、早晨醒后不要马上起床,尤其是老年人,先在床上躺5分钟,伸伸懒腰,再慢慢坐起来。 10、如果睡眠质量差、严重影响正常生活,还要考虑是否患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