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到村庄去寻找乡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6 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3:27 编辑 <br /><br />    11月14日至15日,在2015年首届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召开之际,由两百余名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媒体记者组成的考察团走进我州大利、黄岗、占里、岜沙和西江,去寻找那一分分告别已久的乡愁,去重拾那一份份丢失了的民族记忆。
    在群山间飞驰,拐过一个弯,眼前就出现了大利村。考察团对四周古木葱茏景象叹为观止,仅500年树龄的古楠木就有40多棵。村中一条溪水潺潺流过,具有侗族特色的干栏式青瓦木楼沿河而建,鳞次栉比,五座风雨桥将两岸村寨连为一体,寨中有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石板古道、清末民初时期建的侗族四合院,以及独特的古晾禾谷仓、鼓楼、古水井等众多古建筑群。
    来自华梵大学建筑系的徐裕健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村落的发展与保护关键是要“灵魂赶得上壳子”,内涵跟得上外表。他认为,村落是弱势,保护需要外来力量的帮助,但外力和内力要结合得当,比如在政策上,可以实行补贴政策,让村庄留得住人,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就会留在村里传承自己的文化。
    考察团来到黄岗村,还未进寨,便被寨内气势恢弘的侗族大歌给震撼了,这是一个十分热爱音乐的村庄。进了寨门,黄岗村全体男女老少身着盛装,喜笑颜开,寨内芦笙震地,锣鼓喧天,歌声阵阵,这一天正赶上他们欢度“抬官人”节。
    当考察团来到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时,树文化引起专家们的极大兴趣。在岜沙,每出生一个孩子,父母都要为其种上一棵“生命树”苗,并精心护理其长高长大。在这个孩子生长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顺或者家里突发变故,父母就带着孩子来到自家的先祖墓穴上的大树祭拜,祈求祖先庇护并消灾解难。到这个人死后,其子孙就砍下这棵“生命树”做成棺木装尸下葬,然后在墓穴上又种下一棵树,表示逝者永生。春秋轮回,岁月流转,这一奇特的丧葬习俗形成了岜沙独特的“树葬文化”。
    陈荣彪在他的微信中写道:文明,是从造物开始的,这估计没人有异议。然,这伟大的工匠传统,很多时候却被排除在视野之外。就算有,却被安置在文明的集体自我意识的底层。吾以为,那些对人类社会生活不可或缺之器物、起源、匠人,不应被遗忘,不应散失在记忆的黑暗之中。
(来源:黔东南日报)


  ν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9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