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3:27 编辑 <br /><br /> 3月5日上午9时,“快看,习总书记他们入场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马溪乡王家坪村75岁农民老太蒋文书在自家新木楼里,与老伴排排坐在沙发上,迫不及待地凝视“十二届人大会四次会议开幕会”现场直播。
据该乡宣传员李宗亮介绍,她曾任了20多年的村妇女主任,连续当选为两届县人大代表。虽然没读过书,但擅长唱歌编歌,本县红山村老年协会九月九,邻县石阡的尧上村搞旅游开发等大务小事,乡亲们都喜欢请她唱嫁歌、酒歌和孝歌,像有“急智歌王”美称的台湾歌手张帝,见什么唱什么,想到哪唱到哪。由此,被当群众称为苗乡“张帝”。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详细又全面,百姓忧乐挂心间。千言万语讲不尽,永远不忘党的恩。”蒋文书与老伴倍受鼓舞,边聆听报告,边即兴唱谈。
这歌声,蕴含感动和欣喜,源于一种灵魂的共鸣。
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让全社会创造潜力充分释放,让公平正义得以彰显,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李克强总理报告到这里时,她情不自禁地唱:“党中央真英明,铲除四风得民心。打‘老虎’拍‘苍蝇’,教育干部拯救党。公车改革节约行,全心全意为人民……”
这歌声,饱含肯定和期许,源于一种由衷的自豪。
“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李总理的话,说到了我们老百姓的心坎上!她油然唱起:“珍惜土地利子孙,护山护水得黄金。土地流转现代化,科学种养真脱贫。”
《报告》指出:“今年要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
“今年要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政府加大投入,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
蒋文书听到这里,非常兴奋,便纵情歌唱:“村寨修通水泥道,乡下胜比城里好。贫困又有低保费,老来还有养老金。大病保险政策好,全国联网可报销。社会缓解老龄化,一对夫妇生二宝。公平教育质量高,网上网下乐陶陶。”
这歌声,洋溢力量和信心,源于一种无限的憧憬。
《报告》说:我们要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国家强大,百姓富裕,是我们老百姓最美好的‘中国梦’ 。”她从几十年村支书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伴由衷感叹。
蒋文书清了清嗓子,又顺口拈来:“人人理想中国梦,个个勤劳富家庭。国家发达又强大,样样都用电气化。”
她这样一首接一首地歌唱:“会议精神振天下,传遍苗乡侗寨家。制定十三五规划,人民心里乐开花。”
《报告》1小时40分钟的时间里,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一个个催人奋进的目标,一首首发自肺腑的赞歌,注定成为这个春天里最强劲的旋律。如今,美好蓝图正徐徐展开,精彩未来等待我们书写。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