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09:47 编辑 <br /><br />壮观的景象
来,干杯!
6月11日,施秉再次沸腾了,这一天,上万名姑妈从四面八方赶来,在县城区佳誉景城以吃长桌宴的形式大聚会,庆祝“中华苗族第一龙”成功下水。万人同时就餐的震撼画面,让人流连忘返。
200多位“厨师”为上万名姑妈下厨
姑妈宴在施秉佳誉景城宽阔的大道上举办,这条大道长度超过500米,但是显然还不够用,所以姑妈长桌宴硬是摆成了三排,形成了三条并驾齐驱的“长龙”。
老姑妈入场
三条长龙由1200套桌椅组合而成,这是人工赶制出来的,每一套可以容纳10个人左右聚会,1200套的容量就是12000人。
厨房设在人行道上,由于灶炉太多,且“一”字排开,也就形成了一道景观。在这条景观上忙碌的厨师们多数是妇女,她们有的在做饭,有的在飞刀砍肉,有的在洗菜……大家有说有笑。
在现场忙活的主持人说,为了迎接这一万名施秉姑妈,活动主办方特意请来了200多人到厨房来帮忙,她们来自县城以及附近的社区、村庄,不是专业厨师,但熟悉厨艺,都能够做出一手好菜。
“伞”亮入场
老外也来“凑热闹” 跟姑妈们学划拳
到下午2点后,姑妈们陆续入场。这入场的场面也很壮观,她们以方队的形式进入,每个方队有上百人,成员统一着装(多数方队身着苗族服饰),入场时就像部队开拔一样,规规整整,很有气势。
本次活动的总负责人欧光辉告诉贵州都市报记者,前来参加聚会的姑妈总计10000多人,分属于120多个方队,她们的娘家全部在施秉境内。有的就出嫁在本县,有的则嫁到了外地。“还有出嫁到外省的。”欧光辉说,所有姑妈中,年纪较大的六、七十岁,较小的二十来岁。
合影留恋
下午4点,姑妈们来齐了,椅子都坐满了人,桌子上也摆上了菜肴,主持人便宣布开席。
宣布开席的话音刚落,坐在桌子两旁的姑妈们就将手中的杯子举到了半空中碰杯,无数双手同时举起,这场景也是壮观异常,在场的摄影师不停的按下快门,一口气拍了十几张。
开席过了十几分钟,姑妈们就活跃起来了,开始“串台”敬酒。有的是姑妈敬姑妈,彼此不熟悉也要敬;有的是姑妈敬外来的客人,比如游客、媒体记者等,一位青年摄像师正在拍照,两名姑妈走到了他的面前,一人端酒杯,一人夹了块小肥肉,摄影师转身想溜走,但哪里走得脱,两名姑妈拉住了他,先是灌酒,然后将肥肉送到了他的嘴里。
“这些姑妈们太热情了!”吞下了肥肉后,这位摄影师感叹地说。
姑妈们落座
活动现场还有一位老外,饭间,她向姑妈们学习划拳的技术,尽管学不会,但还是赢了一次,让与之对阵的姑妈遭喝了一杯酒,因为太兴奋,这位老外笑得合不拢嘴。
酒肉饭饱后,现场苗家鼓点响起来了,这位老外情不自禁地走近跳舞的姑妈群。姑妈们先教她打鼓,但她学不会,无奈之下便走进“舞池”学跳踩鼓舞,跳了一堂又一堂,终于学会了,跳得非常投入,后来天空下起了雨,她意犹未尽,没有离开的意思,直到姑妈们散去。
老外也来猜拳
据了解,这位老外叫奥琳娜,来自乌克兰,40岁,在中国很多城市教过书,现在镇远县一中任教。“我非常喜欢黔东南的民族文化。”奥琳娜说。
61岁老姑妈的“意外收获”
本次姑妈聚会,由施秉县龙舟龙灯协会主办。
来,喝酒!
今年5月28日,施秉县倾力打造的“中华苗族第一龙”下水,县城周边的一些姑妈便到社区“请示”要求开展一些庆祝活动。
“我们龙舟龙灯协会接到社区的反映后,觉得这是好事,便决定组织一次姑妈大聚会,为龙王下水助兴。”欧光辉说,消息传出后,很多乡镇、村寨都有反映,结果报名的姑妈上百个方队,总计10000多人。
姑妈太多,而接待能力有限,怎么办呢?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大问题。欧光辉和龙舟龙灯协会的其他负责人就此征求各姑妈队的意见时,大家表示,每个方队出一头猪和其他菜肴,龙舟龙灯协会只需要安排人手加工就行了。
捏起鼻子喝酒
61岁的老姑妈肖定菊说,参加活动的姑妈每人出了100元钱,用来买猪,买礼品。“我很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很多年轻时候的伙伴嫁出去之后,就很难再见面,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又见上了面,真有点想不到。”肖定菊说。
姑妈们合影
忙碌的厨师们
(来源:凯里快报微信)“用不同的角度看凯里”我们只是转述网友(微友)的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如有不同意的观点我们也将为你转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