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微信新闻】] 雷山苗年:打造一场时尚与传统之美的文化盛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5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苗族同胞大游演  银饰叮当响满街
开幕式


“群笙吹动天际缭绕,巨鼓震撼响彻云霄,银海高歌秀裙飞舞,谷仓满载同庆苗年。”11月4日,贵州省雷山县15万苗族同胞载歌载舞与八方宾客共同庆祝“苗年”。

   “苗年”是苗家人一年一度最为盛大的节日,是当地集庆祝收获、祭祀祖宗、感恩天地为一体的隆重节日。苗族是一个农耕民族,农历十月是一年中农耕稻作的结束,田土中所产的果实均已收获归家入仓。同时,苗族是一个敬祖崇宗、敬畏自然的民族,果实的收获是祖宗的护佑和天地神灵的恩赐所得。于是苗族选于农历十月上中旬的卯日过苗年。

苗年是雷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2000年开始,雷山连续举办苗年文化活动至今,雷山苗年已成为该县的一张烫金文化名片,已成为推动该县文化、旅游、经济三丰收的助推器。那么今年的雷山苗年又有哪些看点呢!

苗年首次办到北京去

11月3日--6日,“2016年时尚北京•千户苗寨--雷山苗族生活方式特展暨雷山苗年分会场”在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隆重举行。北京苗年分会场举行千人长桌宴、雷山苗家时装秀、西江千户苗寨歌舞之夜晚会、雷山非遗技艺展、雷山产品展、西江千户苗寨发展论坛、体验雷山苗家高山流水酒等活动。此外,今年的雷山苗年,雷山主会场和北京分会场都相向现场网路直播,让北京市民看到雷山苗家过苗年,也让苗家人看到北京人民过苗年。

独具匠心的苗年文化盛宴

据了解,今年雷山苗年活动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办,群众参与”的形式进行,由雷山县苗学会和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主办,共有十七项活动,时间持续1个月。   

2016年中国·雷山苗年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巡游活动主要以雷山县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主题方队, 用现实与虚拟夸张的手法展现,今年巡游的最大亮点是:不是简单的游与走,而是以演为主以动态展示为主,同时在雷山房产局十字路口和雷山农行十字路口设有巡游大狂欢环节。
其巡游方阵顺序为:苗族鼓藏节、苗年、苗族芦笙舞、苗族铜鼓舞、苗族飞歌、苗族织锦技艺、苗绣、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芦笙制作技艺、苗寨吊脚楼营造技艺、苗族医药、苗族贾理、仰阿莎、省州县三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方队、外邀苗族代表方阵,整个彩车设计以全国苗族同胞欢聚苗年为主题。
苗年开幕式的大型民族歌舞节目分四场:招龙祈福、悠然雷山、苗疆圣地、歌舞飞扬。
3000人盛装长桌宴首次亮相

以往我们看到的苗家千人长桌宴要么是当地便装,要么是村民和游客五彩的服饰,今年的雷山苗年长桌宴,一改往日风格,正要奔小康的雷山人民在雷山大广场,喜气洋洋穿起至少上万元到无价之宝的十几代盛装亮相长桌宴,银光闪闪的服饰,再配上苗家美食、歌舞、高山流水,把今年的雷山苗年推到了高潮。

雷山是中国历史上苗族五次大迁徙的主要聚集地,被誉为“苗疆圣地”。拥有苗年、苗族芦笙舞、苗医药等1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的县份。这里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郎德上寨;有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有蚩尤魂系的家园——陶尧;有铜鼓舞的发源地——掌坳;有天下短裙苗第一寨——新桥;有织锦的故乡,中裙苗聚居地——甘益;有别具一格的百鸟衣苗寨——也蒙,有巧夺天工的银饰锻造技艺——控拜、麻料、乌高银匠村,有保持着以杉木壳盖顶的百年吊脚楼群陡寨,全县三百多座苗寨古村落依山而建,形成了雷山苗族区域多姿多彩的文化,使雷山成为“全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贵州十大最有影响力风景名胜区”、“中国苗族银饰之乡”,成为享誉世界的苗族文化展示中心!

用好两个宝贝,打造国内外知名苗族文化旅游目的地

雷山,山中藏宝,300余个不同文化的苗寨星罗棋布,100余项国家、省、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耀眼夺目。

良好的生态,古朴浓郁的民族文化,开启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金钥匙。

依托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当地群众吃上山地乡村旅游饭。享有“中国银饰之乡”盛名的西江镇控拜村青年龙太阳,放弃在外受骋银饰加工作业,每月有6000多元的丰厚收入,回到村中自己创业,凭借自身的技艺和信用,赢得不少的回头客,每年凭借手艺能赚上6万元左右,看到每年近万人的游客量,他和村两委协商成立村级旅游合作社,兴办5家乡村旅游,生意红红火火。

在雷山,像控拜村龙太阳这样凭着指尖技艺创业就达1000余户,主要从事银饰、刺绣、蜡染、芦笙等行业。兴办农家乐600余户,带动就业5000多人。

丰富多彩的资源,孕育着雷山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雷山顺势而为,以打造全国旅游名县为目标,全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旅游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助推器”。截止8月底,雷山接待游客608.2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8.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6.35%和64.32%。

文化旅游产业的强劲发展,辐射和带动全县农民发展茶叶、小黄牛、黑毛猪、中药材、林下鸡等特色产业发展。茶叶种植面积由五年前的7万亩迅猛发展到15.7万亩,实现了雷山人均一亩茶,去年雷山农民可支配收入中茶叶就占去三分之一。

坐山出道,用文探路,借智掘金。雷山县委、政府负责人表示,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用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两个宝贝,聚力汇智打造国内外知名苗族文化旅游目的地,以此为方向标,推动全域旅游化,全县景区化,走产城景融合,农文旅一体化的“一业带三产”发展新路径,力争到2018年实现整县脱贫目标。

——更多图片展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黔东南微讯

    黔东南微讯

    板块简介:黔东南微讯让您及时了解黔东南各大事微情,新闻资讯,爱心公益及商家服务信息等。我们的公众号:qdnvxw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11920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