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高速、机场,经纬纵横;随着一大批“内联外通”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的持续推动,凯麻同城化取得新进展,凯里城市框架进一步扩展,“大城”姿态呼之欲出,凯里立体交通网络优势日益凸显,凯里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尽展。
以公园建设带动城市品质大提升 按照“全城全景”和“一座城就是一个大景区”的理念,凯里市审时度势,部署实施“622+X”计划,项目总投资达720亿元,全面加快“两个率先”、“三城建设”和山江公园市建设步伐。
时下,凯里市正全力抢抓2018年全省第十三届旅发大会在黔东南召开的良好契机,加快推进龙头河、万博、二龙、未来城、鸭塘、下司六大片区项目建设,突出清水江、巴拉河“两线”景观提升,重点抓好香炉山景区、嘎醉河风情小镇、下司古镇、东方斗牛城、凯里会展中心等20个重大标志性工程建设,打造融山、水、林、园、城为一体的国际滨江生态绿色之城。
如今,云谷田园、小高山山地体育公园、凯里苗侗风情园、西出口民族文化园……漫步凯里城区,让人身心惬意:满城青环翠绕,一幅幅山水相依、和谐共处的山江公园市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以产业转型带动园区建设大提升 凯里市紧紧抓住机遇,坚定不移走转型发展之路,全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推进三次产业转型升级,电子信息、文化创意产业园、山地旅游装备制造等9大专业园区产能全面激活。
实施好“千企改造”工程。加快推进炉山铝工业基地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铝工业产品附加值;加快建设高档建筑陶瓷生产线、玻璃精加工生产线等项目,推动传统建材产业转型提升。
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抓手,扩大有效供给特别是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产品和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求。
如今,园区建设伴随着凯里市的转型发展不断成长、壮大,成为转型项目的集聚地、产业投资的“金洼地”。
以融资创新带动投资能力大提升 凯里市以开展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入列省级PPP示范县为抓手,统筹抓好7个国家级、8个省级改革试点工作。
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市旅游协会,重点支持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公司加快发展,支持凯里市发展小额贷款,创新多元化融资机制,加快创新融资体制改革,既增强城市“造血”功能,又有效保障扶贫、民生等投入持续增加,还满足财政对“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等战略行动以及“六个凯里”建设的大投入。
2016年,形成凯里城投、开元城投、文旅投、交建公司、海峰市政等5家AA级融资平台为主体的大融资格局,融资手段丰富多元,融资成本大幅下降,全年获批融资292.36亿元,同比增长102%。凯里城投公司也由此成为贵州省唯一一家连续3年成功申报发行企业债券的平台公司,成为全省发行企业债券规模最大的县级平台。
以货币安置带动拆迁水平大提升 是及时搬进新居,还是等待就地还建?这是当今不少拆迁户面临的选择题。但对于类似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而言,凯里市给出的答案正是以货币补偿为主,以此化解拆迁难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品位,让更多的群众住上舒适宽敞的新居,凯里市实施启动了拱桥巷、棉纺厂、涤纶厂等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鼓励群众货币安置,并按照凯里商品房市场均价等而定,另外还设置过渡费、奖励费等,极大激发了群众的搬迁热情,各片区的拆迁工作也由当初零散拆迁变成连片效应,有力促进了房地产“去库存”,同时,还助力国有实体公司发展壮大。
以同城建设带动都市经济圈大提升 2016年,台江、麻江、雷山等和凯里唇齿相依、紧密相连的周边县都抛出了协同发展的“橄榄枝”——凯里确立了城市新定位,将以“抱团脱贫融合发展”为实施路径,按照州委州政府要求,牵头建设一市六县凯里都市经济圈,推动同城化新突破,做大做强贵州东部区域中心城市。这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的重大举措,也将是凯里新一轮改革发展、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
目前,凯里市正与兄弟县加快在城市空间、基础设施、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互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抱团发展。着力加快融资平台、开放平台和宣传平台的建设,持续加强和深化易地扶贫搬迁、旅游、金融、物流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随着凯里—都匀,凯里—黄平城际道路的实施,连同凯里—台江、凯里—麻江等路网的拓展,共建“凯里都市经济圈”指日可待。
以管党治党带动干事创业大提升 “我们来凯里投资,感觉这里的政府和干部综合素质、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很高,这是我们以前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从广州佛山来凯里炉山园区投资兴业的贵州全世通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东君逢人便夸。
凯里市推动管党治党“长管长严”,通过市委周末党校平台,组织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认真学习《准则》和《条例》,让纪律真正严起来、紧起来、硬起来。两年来,全市共开展预防提醒谈话2158人次,示警约谈254人次,诫勉谈话113人次,发送函告书193份。同时,市委盯住重要时间节点和重点岗位人员,及时提醒打招呼,重申纪律规定,做好预警谈话,时刻绷紧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之弦,牢固构筑防腐“第一道防线”。
如今,勇于担当,迎难而上、廉勤务实、善作善成,正成为凯里市从严治党提振干部激情干事创业的真实写照。
截至2016年底,预计全市GDP由2011年的96.4亿元增加到240亿元,年均增长17.1%;财政总收入由20.1亿元增加到58.9亿元,年均增长3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6410元、5176元增加到27401元、9963元,年均分别增长10.6%、13.8%。
一组组统计数据,连同着群众的切身感受,这几年,正是凯里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脱贫攻坚力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快、人民群众得实惠多的几年。 “用不同的角度看凯里”我们只是转述网友(微友)的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如有不同的观点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