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概况
下司古镇,曾被人誉为“小上海”、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中国红蒜之乡,锌硒米之乡,世界名犬下司犬之乡,世界优秀、亚洲最好的皮划艇激流回旋基地就在这里。 下司古镇是麻江县与 凯里市襟水相邻的一个乡镇,每年农历七月中旬,这里的人们沿袭传统举行龙舟大赛,斗牛大赛,车流人流,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此外,这里还有众多的历史人文古迹,辟有桃园岛、月亮岛、紫薇岛等系列旅游度假场所,堪称下司绝艺的“酸汤鱼”、“草烧狗”厨艺更是名声远扬,深受游客喜爱。每当周末假日,凯里、都匀、贵阳等处的旅客呼朋引伴举家前来,漂流戏水、访古探幽之后,悠悠然面水临窗,点上一两样佳肴,大快朵颐,尽兴享受这忙碌人生难得的清闲。 由来 嘉庆13年(公元1808年),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当时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被誉为“小上海”。现在两岸大街还保留着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修建的条石铺砌成扇形的30余米的石级大码头和小码头,以及禹王宫,观音阁等古寺,古殿宇遗址,古居民,古巷道。位于清江村观音山半山腰上依山而建的观音阁至今保存完好,香火鼎盛。讨袁护国将领吴传声墓就在距下司1.5公里的保秧洲。 发展 近年来,下司古镇虽变化较大,但旧容新貌兼容,古巷新街并存,形成了下司古镇饶有生趣的历史文化景观。行走在下司街上,逡巡在这浓郁的风情与涵厚的风俗之中,我们可以选一些古街旧巷里的卵石路面来行走,也可以沿街去看曾经辉煌而现在依然美丽在晚照落霞里的店面额匾及廊檐瓜柱;听柱仗倚门而立的老人娓娓叙说他们曾经耳闻目睹的过去。
旅游信息
下司风景名胜区以清水江为纽带,集自然山水风光、历史文化 与民族风情为一体,有景物52处。它包括清水江风光船游区,主要景物有:龙里水库风光、龙里仫佬寨、湾塘、保秧洲、桃花、岩寨等少数民族村寨,河坪渔村、沙坝竹林、桃源岛、太阳岛、镰刀湾岛等度假村、下司水上活动中心等。老山河峡谷步游、漂流区 , 主要景物有:将军石、月牙潭、九曲银河、卡门、姊妹峰、千里坡、老鹰坡等。文物古迹有:下司古镇、古码头、街巷、苗族吊脚楼、夏同和状元第、禹王宫遗址、观音阁和文昌阁,狙炸袁世凯的壮士张先培故里---巴茅冲,保秧洲讨袁护国军陆军上将都督吴传声墓等。民族风情主要有:铜鼓村苗族农民画,120多农户从事现代民间绘画,数百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有的被选送博物馆收藏,麻江县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摆仰村苗族风情神奇古朴,原汁原昧,吸引了数万中外游客观光考察,河坝瑶族歌舞与蜡染,深受广大游客赞赏与青睐
特色看点
鹅卵石花街 麻江县下司镇,有一条鹅卵石花街,因用鹅卵石铺路而得名,街道两旁至今还保存着古代的商铺、建筑等。当年陆上交通闭塞,水上交通时兴,地处在清水江畔的下司成了黔东通往贵阳等地的重要通道,鉴于其的重要性,当地豪门及云集此地的商贾便建了鹅卵石花街。花街兴建后素有“小上海”之美誉,在此停泊的船只长达几公里,夜晚灯火辉煌,其境壮观。
下司古镇距凯里13公里,距贵阳市129公里,距都匀市38公里,境内有沪昆铁路、凯麻高速公司、320国道、司辰公路、凯司大道通过。全镇总面积134平方公里,2.5万人,其中以苗族、仫佬、畲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共2万人,占总人口的81.26%,是黔东南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西入口第一重镇。
下司在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因地处平定下游,故名下司。
下司古镇是贵州八大古镇之一,历史沿革久远,早在清嘉庆十三年(1808)下司就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商业重镇。当时,街市商号林立,生意兴隆。每逢场期,省内外船只车马纷至沓来,泊江商船以百千数计,夜色临江,船上灯火通明,倒映江流,如繁星流云,堪称下司胜景,时人以“小上海”誉之。
古镇中多类建筑艺术共融,江南院落、北方院落、徽派建筑、闽南建筑、苗侗建筑等多种建筑形式集于一体,并相互借鉴吸收,构成多元性的建筑特征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
虽经历史沧桑,但基本保持完好,其格局、结构仍然体现当年的历史情景,成为中原文化的缩影北风南渐的见证,是中国商埠的活化石和例证。
走进古镇,环境清幽,古风依旧,青瓦木楼,沿河而建,隔江相望,清风传雨,独享古镇神韵。
据悉,下司古镇还冠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世界名犬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龙舟冠军之乡”之美誉,是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之一,也是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前不久还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下司古镇距凯里13公里,距贵阳市129公里,距都匀市38公里,境内有沪昆铁路、凯麻高速公司、320国道、司辰公路、凯司大道通过。全镇总面积134平方公里,2.5万人,其中以苗族、仫佬、畲族等为主的少数民族共2万人,占总人口的81.26%,是黔东南生态旅游和人文旅游西入口第一重镇。
下司在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因地处平定下游,故名下司。
下司古镇是贵州八大古镇之一,历史沿革久远,早在清嘉庆十三年(1808)下司就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商业重镇。当时,街市商号林立,生意兴隆。每逢场期,省内外船只车马纷至沓来,泊江商船以百千数计,夜色临江,船上灯火通明,倒映江流,如繁星流云,堪称下司胜景,时人以“小上海”誉之。
古镇中多类建筑艺术共融,江南院落、北方院落、徽派建筑、闽南建筑、苗侗建筑等多种建筑形式集于一体,并相互借鉴吸收,构成多元性的建筑特征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建筑艺术价值。
虽经历史沧桑,但基本保持完好,其格局、结构仍然体现当年的历史情景,成为中原文化的缩影北风南渐的见证,是中国商埠的活化石和例证。
走进古镇,环境清幽,古风依旧,青瓦木楼,沿河而建,隔江相望,清风传雨,独享古镇神韵。
据悉,下司古镇还冠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世界名犬之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中国龙舟冠军之乡”之美誉,是全国农业旅游观光示范点之一,也是中国皮划艇激流回旋训练基地,前不久还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