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微信新闻】] 看看凯里这些优秀共产党员是否就生活在你身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徐鸿来:炉坪百姓口中的“老好人”

8.jpg
徐鸿来查看蔬菜大棚
  徐鸿来,男,汉族,1958年1月出生,万潮镇香炉山村炉坪人,2003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称为“文朝荣式好支书”、“省优秀人民调解员”、“省诚信守法农民”、“黔东南州新农村建设先进个人”、“黔东南州优秀共产党员”,“州第九次党代会代表”,是炉坪百姓口中的“老好人”。
  2003年前,徐鸿来第一个在村里买了汽车跑运输,第一个在村里盖起了小洋楼。2004年,徐鸿来担任村主任一职后,主动放弃了打拼多年积累的业务,回乡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在徐鸿来的带领下,村民们先后成立了农民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210亩土地等方式不断使蔬菜种植向现代化方向发展。2014年4月底,徐鸿来带领村民们与温氏集团进行养殖合作,依托温氏集团的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和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在前期缺乏起步资金时,徐鸿来为了让养殖场干起来,用自己的财产做抵押在银行贷款180万元建起了7000㎡的生猪养殖场,修建养殖棚10余个。2016年生猪养殖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养殖生猪3500头,纯利润210万元,给村民又带来了很大的收益。今年,香炉山生猪养殖场扩建到10000头,可带动香炉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25户869人脱贫致富。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和党员群众团结一心,积极投身于村级公益事业。
  近年来,香炉山村修建了进村公路和村组步道硬化,户户进行庭院整治,彻底根治了农村脏乱差现象,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张汉龙:厚厚民情日记书写“第一书记”的使命与情怀
7.jpg
张汉龙(右一)带领群众清理公路边沟
  50多岁的张汉龙是凯里市财政局的一名普通职工,2016年初,他主动报名来到省州一类贫困村之一的凯棠镇凯哨村任“第一书记”。短短一年时间,他俯下身子,用心实干,让这个偏远贫困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也因此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称赞。
  一年来,张汉龙还争取资金140多万元,实施了水寨一二组通组公路延伸段硬化工程267m×4m,掌飞至甘斗莽通组公路硬化工程640m×3.5m,下寨七八组通组公路硬化工程677m×3.5m,下寨七八组交通桥建设工程18m×5.1m,覆盖凯哨甘找抱上中下寨两座20m2规范化垃圾转运站工程,水寨一、二组改厕改圈工程,村委会附近公厕建设工程,村内照明太阳能路灯建设工程,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工程(其中:一、二组375m2活动广场硬化工程和80m2停车场硬化工程、三组564m2活动广场硬化工程、下寨组96m2停车场硬化工程),晓翁别、水寨和下寨篮球架建设工程,覆盖凯哨甘打抱上中下寨174m3消防池建设工程,下寨七、八组通组公路180m3保坎建设工程。
杨胜忠:群众眼里的好干部
6.jpg
杨胜忠(左一)走访贫困户
  旁海镇大溪村支部书记杨胜忠,是群众的“贴心人”;他清正廉洁,被群众赞为好干部;他爱岗敬业,被同事称作“工作迷”。他用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口碑。
  2016年4月,大溪村“两委”负责人和鸟笼制作大户达成共识成为发起人,并出资20万元注册成立了“凯里市大溪村鸟笼工艺品农民自制合作社”,正式入驻凯里经济开发区208厂区,并于5月初开工投入运营。同时,为了加大对大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培训力度,在合作社建立了“旁海镇新型农民职业技术学校大溪鸟笼加工培训基地”,与合作社达成培训和带领贫困户从事鸟笼加工共同致富的合作机制。同年8月初,为解决合作社发展资金运转困难问题,旁海镇通过协调市农商行旁海分行向合作社贷款50万元,并协调经济开发区在民族创意产业园提供2000余平方米的展厅和加工厂房,目前正在有序生产。
  项目建成投产运作后,鸟笼加工厂每月可加工鸟笼10000余套,合作社通过加工和销售鸟笼月可获利7万余元,26户已经掌握鸟笼制作技艺的贫困户加入鸟笼制作获得收入;20户贫困户通过培训掌握并从事鸟笼制作获得收益;25户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投入设备合作,年终分红获得收益,5户贫困户通过进入合作社就业获得劳动报酬。
  在杨胜忠的带领下,大溪村在2004年、2005年中都荣获全市基层组织建设二等奖,精神文明工作在2004年、2005年中分别荣获全市三等奖和二等奖。
唐型翠:无怨无悔的“白衣天使”
5.jpg
唐型翠(右一)在工作中
  唐型翠,女,1974年9月出生, 1996年9在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011年10月2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以来任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任针灸康复科护士长至今。
  在工作中,她怀着对护理事业的执著,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己任,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扎实工作,无私奉献,实现了她的自我价值。
  该院针灸康复科每年都有福利院的老人、孤寡老人住院,他们有的没有家属照顾,有的没有住院费用,面对这些困难,她在及时请示院领导的同时,积极联系村委会、民政局,帮助筹集治疗费用,联系亲人。为了病人,她常常跑住院收费处以个人信誉担保,也常常联系辅助治疗科室帮忙诊治。
  几年的护理工作使她悟出这样的道理,就是要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每当患者入院时,她协助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或病情可能发展情况,每月都主持召开一次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参与的公休会,帮助患者及家属认识理解治疗方案。通过公休会,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建议、意见,以便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存在困难。
陈正江:法医战线上的“尖兵”
4.jpg
陈正江在工作中
  33岁的陈正江,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凯里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刑事科学技术室从事法医工作,现已九个年头。陈正江多年来一直坚持学习不间断,争做学习型干部;坚持创新不减劲,争做创新型干部;坚持工作不放松,争做勤政型干部;坚持自律不动摇,争做廉政型干部。他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勇于创新,尽职尽责,取得了骄人的工作成绩。
  陈正江通过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多年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坚持依法办事,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树立了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
  法医工作是侦查工作的起始,同时也是刑侦工作的一枚极其重要的螺丝钉,他们总是通过认真细致的现场勘察和尸体检验,运用精湛的专业技能,去读懂现场,为死者说话,进一步为对案件进行定性,刻画犯罪嫌疑人,为侦查指明方向,为诉讼提供技术支持。
  尽管法医工作充满了种种艰辛,但陈正江十分热爱这份工作。多年来,他一直积极向身边的老党员、优秀党员学习,力求率先垂范,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潘安华:激情工作 爱生如子
3.jpg
潘安华在课堂上
  潘安华长期扎根高中化学教育科研第一线,现任凯里一中副校长、贵州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潘安华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贵州师范学院兼职教授、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他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省先进工作者”、“省管专家”、“中学特级教师”、“高中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
  他积极改革教学,培优成绩突出。个性化教学特色显著,教学成绩突出,多次获黔东南州教学质量一等奖,所教的学生70%以上考上重点(一本)大学,有多人为省高考状元,30多人考上北大、清华。辅导学生有76人获全国竞赛奖,六次获中国化学会特别表彰。
  他教学科研成果显著。近年来他主持2项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贵州省教育科学专项课题,1项黔东南州教育科学重点课题,多次获黔东南州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教改实验及教研成果一等奖。撰写10余篇论文获省级奖或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他的创新劳模(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名师引领和辐射作用。作为贵州省首批(27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特别是成立潘安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以来,接收了80多名省内各优质高中骨干教师进入工作室开展了集中培训、跟岗研修、送教下乡、精准帮扶薄弱中学等研讨活动,引领辐射教师1800人以上。
吴冬梅:一直在努力
2.jpg
吴冬梅在工作中
  凯里市农林局动物疾控中心干部,省党代表吴冬梅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吴冬梅作为从事兽医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更加重视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调工作,始终把实验室工作当作动物防疫的技术支撑点、工作切入点。肩负全市畜禽的免疫抗体监测,动物疫病的实验室诊断工作。制定全年动物疫病监测采样工作计划,采样工作中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组织每年的动物免疫抗体监测等兽医实验室工作。重点开展了辖区内规模场监测,监测结果出来后,对不达标的要求及时补免,保证防疫质量。开展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编写实施方案、培训材料,制备调查统计表,培训普查人员,购置设备仪器、诊断试剂、化学试剂等,采用流行病学、血清学、病原学等方法进行普查。为合理制定动物免疫计划及疫病防治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填补了凯里市近年来动物疫病发生状况的空白,杜绝重大动物疫病在该市的发生。
  几年来,共调查处理25次常规动物疫病报告,由于工作及时处理到位,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陆秀祥:谁把群众当亲人 谁就赢得民众心
1.jpg
陆秀祥(左一)走访贫困户
  今年3月,陆秀祥到龙场镇平路河村驻村,经过几个月来的摸索和努力,充分发挥个人优势,致力于加强村级班子的建设,着力于种植养殖帮扶项目的落实,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抓住全市上下开展农村“清洁风暴”行动的契机,通过努力,平路河村“两委”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道路、河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各项工作有了进一步提高,驻村工作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为详细掌握平路河村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实际需求,陆秀祥走遍了全村各组寨落、深入田间地头,实地察看了路、沟、渠、田、林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情况。深入农户专访群众,重点找老村干、老党员、种植养殖大户交谈。了解该村的经济发展情况,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参加了村党支部会议、村民大会,听取村党支部、村民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在此基础上着手拟定了平路河村脱贫攻坚帮扶计划,建立村级党支部年度学习计划和开展“三会一课”学习制度,明确了今后工作的目标,密切了党群、干群的相互关系,为平路河村各项工作的开展树好风向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积极促成贫困村民发展中药材钩藤种植、红薯种植、养猪,实现了长、中、短期产业的结合,并推进蔬菜基地建设,动员大户带动贫困户。
(来源:凯里市委宣传部)
不同的角度看凯里”我们只是转述网友(微友)的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如有不同的观点我们也将为你转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凯里人论坛

    凯里人论坛

    板块简介:“用不同的角度看凯里--凯里人论坛”引领时尚凯里生活!欢迎您的关注凯里人论坛公众微信。
    我们的公众号:kailiren168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22720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