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黄古:一个充满古韵的苗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5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河面上笼罩着一层白茫茫的雾霭,犹如给清水江蒙上了面纱,使她更为诱人。从小镇出发后,清水江伴我驶弯道,绕山脊,穿苗寨,然后从>*****苗寨进入一条狭长的山谷。本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一种激情让我燃起了“欲穷其林”的决心来。雾絮还在翻动,车子把我带到一道纵横切割的峡谷中,然后再向一个陡坡折转而上,翻过一道小山垭,黄古苗寨就出现在眼前。


黄古坐落于施秉县马号镇东南部,北与镇远县金堡乡爱和村搞咬自然寨相邻,东与同村的贵科苗寨接壤,距施秉县城75公里,是一个风光旖旎、民族文化多彩的典型苗寨。

从明朝初期至今,黄古已从单姓十数户发展到现在的8个姓氏230户1000余人。他们在这里开疆辟土,读耕荒野,演绎风情,世代亲情融融,和睦相处。

走进黄古,满眼是堆绿叠翠的青山,山间半坡上顺山而建的木质老屋鳞次栉比:木柱板墙“美人靠”小青瓦的民房与山融合协调,柔柔的一点不扎眼,寨子周边有田园错落围绕,不禁让人感觉到融身于一派“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桃园。


黄古,苗语称“网厚”。“网”和“厚”,在苗语译意中分别是“皇帝”和“头号”,“网厚”一词,就有“头号皇帝”之意。

据此联想,黄古历史似有战事?后听黄古的老人们听他们的老人们传说,“黄古”在明朝时期称为“皇府”,后改称为“王府”,清咸同年间改称“黄牯屯”,最后在民国时期改称为“黄古”。这种不断更改称谓的现象,应该有一定的原因。可是,清咸同年间为什么要称为“黄牯屯”呢?因为“牯”字包含着贬义。

这是否与当时苗族起义军反清有关?清咸同年间,以张秀眉为领袖的苗族起义军抗清运动爆发后,清军将领席宝田曾率兵入关苗疆攻破寨头(今三穗县台烈镇寨头苗寨),然后大军开进报京(今镇远县报京乡报京侗寨),由一路军攻入平扒坳(今施秉县马号镇平扒苗寨),另一路军闯下贵科、黄古,最后在这里与苗族义军首领久大别和陈老七部激战八年,义军最终寡不敌众根据地失守。


虽然苗族义军以失败而告终,然而,因为激战之年久,加上义军在清军心中的“顽固”与“好斗”,清王朝对此地就深恶痛绝,于是给这个苗寨更名为“黄牯屯”。“牯”是“牛”意,抑或因为苗族义军强悍,清王朝故意取之为一个充满耻辱且贬义十足的称谓。这样的称谓,在清王朝的史籍中不少见,如“贵凯”写成“鬼凯”,“贵界”写成“鬼界”,“贵科”写成“鬼科”等,可知,清王朝对苗族恨之入骨,所以对苗族村寨的取名多含恶意。

民国时期,为解除“牯”字恶意称道,始改称“黄古”,一直沿用至今。遗憾的是,传说的“皇府”和“王府”,由于没有史料记载,目前乃无法考证罢。


关于清军将领席宝田率部在这里与苗族义军激战八年,徐家干(字稚荪,举人出身,江西义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同治十年<1871年>赴京参加会试落选后,经同乡陈宝箴介绍,任湘军苏元春部书记,参加镇压咸同苗民起义)在他的《苗疆见闻录》里有这样的记载:“咸丰中苗叛,逆酋潘老冒聚党据之,楚军三面进击,拔其寨。附近之内寨、六甫、稿用、鬼科(今施秉县马号镇贵科苗寨)、黄牯屯等寨援‘贼’大至,我军环战,苗溃遁……”从而可知,当时苗族义军援战失败后,首领久大别和陈老七重新组织兵部退守黄古,于是在这里设置根据地。据黄古的老人们说,因为这里前有堵山,后有靠崖,坡陡路绝,地形复杂而易守难攻,清军在这里折腾八年难取于胜。一筹莫展中,席宝田将战况禀报镇远府。镇远府立马调遣蓝翎千总邰鹏飞前来指挥,因为邰鹏飞是这一带土生土长的苗寨人,对黄古苗寨地形了如指掌,于是用兵如神,指挥得手,清军在他的行兵布阵下,苗族首领久大别和陈老七的根据地终究沦陷而起义失败。

黄古苗寨的确是一个硝烟弥漫的历史阵地。约于民国中期(1928年——1937年),另一场战事又在这里开演,这场战事是因当时人们称为苗族领袖的潘致和而起。当时潘致和及潘致祥(当地人称为潘老八、潘老七)兄弟,在黄古苗寨秘密成立了一支以“抗匪”为口号的队伍。老人们说,潘致和兄弟在建队初期,对付恶霸,打击外帮,曾得到苗乡一带人的拥护。可是后来,他俩贪欲无厌,开始在这一带掠夺商贾富豪,还开始向百姓公开征粮,征粮范围甚至扩大到施秉县双井一带。



潘致和部肆意征粮惊动了国民政府,当时正在黔东一带剿匪的民国二十八师师长刘伯龙正好驻兵施洞(现台江县施洞镇),接令率部前来围剿,激烈的战火又燃起来。由于当时国民军装备精良,潘致和兄弟俩又兵马不足,迎战不久后,潘致和部便很快溃败,然后退隐镇远县金堡乡元兆老家,战事结束。

黄古,不仅给人们留下了许多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她的民族文化同样也让人们心情迷醉。


黄古的传统节日较多,但以每年的农历九月初9“重阳日”,则是他们最欢腾的日子。据魏文帝在《九日与钟繇书》中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于是汉人把这个节日称为“重阳节”,但黄古苗寨却把它称为“吃新糍粑节”,看来,黄古的这个节日并不是源流于汉族的“重阳节”,而是他们自己一个古老的传统日子。

“吃新糍粑节”一到,黄古的村民家家户户抢打糍粑,粑锤撞击粑槽强烈而富有节奏的敲打声,从那幽深狭长的村巷里隆隆传来,为这个恬静的苗寨增添了几分热闹。

黄古的老人们说,“吃新糍粑节”是专为远嫁的姑妈而设立的,因为清水江一带的“河边苗”姑娘出嫁的时候不需彩礼,父母也没有什么值钱的物品陪嫁,只好等到谷物进仓后,把糯米蒸熟打成糍粑,然后接待远嫁的姑娘回家同享,以此告知姑娘家里谷子已收完。这一天,黄古在外的姑妈们个个身挎篮子,肩挑鸡鸭,满面喜颜纷纷前来,庆祝家人年有收成,五谷满仓。


晌午时分,久别的亲人欢聚一堂,笑语连天,共享一桌喜气、一桌佳肴。各家家宴结束后,全村老少,加上周边村寨前来热闹的亲朋好友,聚集到踩鼓场上。这时,村中的男人们抬来了公母芦笙,妇女们搬来牛皮鼓,随着悠扬的芦声,伴着强劲的鼓点,里三圈外三层地跳着芦笙舞和踩鼓舞,整个村里欢天喜地,沸沸扬扬。

走进黄古,总有读不完的故事,感不尽的风俗,她那厚重的历史与神秘的文化,仍在村民们平静的生活里传承下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