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保健养生] 10件物品,不提倡分享使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8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件物品,不提倡分享使用


① 药品


慢性病用药,最好不要分享着吃。以降压药为例,高血压分为多种类型,降压药也品种繁多。

如果选用不当,不仅不能维持平稳血压,还可能增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

抗生素,各种的作用和禁忌都不同。有些人对青霉素等较敏感,随意使用可能出现过敏性休克。

② 牙刷

共用牙刷会令刷毛沾染的病菌经由口腔感染,尤其当使用者牙龈或口腔有伤时,刷毛易沾染血液,加大了传染的危险性。

③ 拖鞋

拖鞋最能藏菌,有4个家庭拖鞋上的细菌菌落数超过200个。

脚与鞋子接触时间长了,容易出汗,如果不清洗、晾晒,温暖、潮湿的鞋内就成了细菌滋生、繁殖的根据地,可能导致脚臭、脚气等,全家人共用的后果可想而知。

④ 香皂


香皂上的细菌可在不同使用者间交叉传染。美国疾控中心建议,尽量减少使用公共香皂,改用洗手液。

⑤ 帽子、梳子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意见,帽子和梳子直接接触头部,共用恐怕会传播真菌。

此外,头部因接触枕头、床单以及沙发等,会沾染螨虫,一旦共用帽梳容易交叉感染。

⑥ 指甲刀


修理指甲时,如果不慎弄破皮肤,共用指甲刀可能感染通过血液传染的病菌,如丙肝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建议使用修甲工具后,最好用酒精消毒。

⑦ 隐形眼镜盒

一般来说,隐形眼镜的清洗液会在8周后失去杀灭病菌的能力,建议每两个月就要更换一瓶新的清洗液,每周用开水烫一遍眼镜盒。

⑧ 手动剃须刀


手动剃须刀极易划破皮肤,沾染血液,共用很容易传播乙肝病毒等。

凡容易见血的物品都不宜共用,使用后要注意消毒。

⑨ 耳机

耳机长期使用很容易沾染细菌,共用就会让细菌“耳耳相传”,尤其是网吧等公共场所配置的头套式耳机,更要注意消毒后使用。

⑩ 耳环

闺蜜间经常互换耳环等饰品戴,如果在耳洞干燥的情况下戴一般没事,但摘下时可能划破耳洞,沾染血液,再借给他人的话,易通过血液传播各种病毒。

因此,耳环取下后要定期清洗消毒,保证清洁。


生活处处充满细菌、病毒,是强大的免疫力让我们“幸免于难”。不如时刻注意以下习惯,躲开生活中的“细菌窝”,不给免疫力找乱子。

① 勤洗手、洗对手

一双未洗的手,其皮肤、指甲沟与指甲盖边缘,可能藏有几十万乃至几百万个细菌。



② 做好身体清洁工作

肚脐部位,用小指头伸进去仔细按摩,或用棉棒擦拭。

定期清洁耳后部位,鼻部定期去角质。

③ 内裤不混着洗

如果家人或者自己患有足癣、灰指甲等,在一个洗衣盆内同时清洗袜子与内裤是很不卫生的。内衣裤一定要单独清洗。


④ 不滥用药

使用抗生素要慎之又慎,咳嗽、发热、头痛等症状,很可能不是细菌引起的,盲目、频繁服用广谱抗生素并不可取。

⑤ 定期用热水清洗床上用品

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和病理学家菲利普·提尔诺研究发现:用久了的床单上,脏得让你无法想象,会有真菌孢子、细菌、动物皮屑、花粉、土壤、棉绒、着色材料、来自身体的各种排泄物等。

专家提醒,这些脏东西通常在1~2周内积累到明显的程度,床单最好每2周清洗一次。

如果用60℃左右的热水清洗,能更好消除霉菌。


⑥ 少用妇科洗液

无特殊情况时,用清水清洗外阴即可,没必要大费周章地使用消毒洗剂、药物洗剂等。

此外,穿棉质内裤、保证每天换洗也很重要。

⑦ 出门在外,留个心眼

出门在外,应培养良好的卫生意识,比如不要使用宾馆的浴盆、穿着长的睡衣睡裤、使用抽水马桶前要垫上卫生纸等。

触摸细菌聚集的水龙头、门把手、地铁扶手等后,要及时清洗双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凯里人论坛大健康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5261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