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红的三月,百花争相怒放。 百花争艳让黔东南这片绿水青山环绕的土地显得分外妖娆。 大量游客赏花让不少当地村民找到了商机, 他们将农副产品、餐饮等产品“搬”到景区,发展起鲜花经济。
走进镇远县北部的大地乡大地方村农业产业观光园,牡丹花长势良好,有的萌芽抽穗,有的打着花苞。
镇远县将充分利用玫瑰花种植产业,依托集旅游、疗养、度假、旅游地产、休闲于一体的镇远氵舞阳河十八湾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打好旅游牌,力争建成黔东南州北线旅游的又一张闪亮的旅游名片。  位于 凯里经济开发区生态移民广场旁的樱花开得正旺。沿着步道顺势而下,两侧的樱花花瓣随风飘落,画面唯美浪漫。
锦屏县龙池多彩田园精品水果产业园区内,集中连片的梨园蜿蜒数十里的梨花已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景观。
同期盛开的各地油菜花点缀其间,形成宛若仙境的金海雪山。  这些是黔东南融合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从全州来看,一个巨大的花卉产业布局正在全州延伸。  黔东南确定“一减四增”工作目标 在今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中,黔东南确定围绕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增加蓝莓种植面积和农业提质增效,增加凯里酸汤相关农产品种植规模,
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增加食用花卉种植面积,围绕大健康产业增加中药材种植面积的“一减四增”工作目标。  根据计划,到2020年,黔东南州减少玉米种植规模50万亩,其中,11万亩用于增加食用花卉种植。
以氵舞阳河流域的黄平、施秉、镇远、岑巩县为核心,分别建成一个以花卉种植、加工、旅游为主题的农业示范园区,辐射带动凯里市和丹寨、麻江、剑河、台江、锦屏、天柱县发展。
通过花卉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和推广,推进全州花卉种植基地发展到20万亩以上,带动贫困人口2万人,脱贫1万人。  东西南北中16县市全覆盖 据了解,根据全州脱贫攻坚明确的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构建“东西南北中16县市全覆盖”的花卉产业区。
因地制宜着重发展绿林苗木生产园,观赏、食用花卉休闲观光园,食用、药用和工业用花,四季花田观光园、果蔬采摘体验园等。  并加快建设集研发、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现代花卉产业园区,推进花卉产业风情小镇、花卉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
围绕花卉产业发展、花卉文化融入、旅游休闲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地域生态、人文、旅游的优势,建设集花卉种子(种苗、种球)繁育基地、高档花卉生产基地、花园中心、科普培训中心和休闲观光等于一体,风格迥异、布局别致、基础设施完备的现代标准化花卉示范园区。
推进“花卉+全域旅游+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健康养生”等业态发展。
如此一来, 未来几年, 在黔东南不仅可赏花, 还能体验由赏花经济延伸出来的更多产品。 (来源:黔东南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