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微信新闻】] 这位在贵州捐了多所学校的老人走了…素日清贫,节约俭朴,甚至一双鞋穿10年一心为办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12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听过“田家炳”这个名字吗?
说起田家炳其人,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陌生,
但说起田家炳中学或者田家炳小学,
很多人就非常熟悉了。
他被人熟知,源于慈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这位老人默默的在全国范围内累计捐助了93所大学、166所中学、41所小学、19所专业学校及幼儿园、大约1800间乡村学校图书室。
但就在昨天,
这个慈善的老人,
离我们远去了!
昨天上午,田家炳基金会在官方网站发布了《田家炳先生讣告》:

香港慈善家、备受尊敬的田家炳先生于7月10日上午安详辞世,享年99岁。


对于田家炳其人
我们会觉得既熟悉又陌生。
但提到“田家炳中学”,
你一定会感到很亲切~
全国34省市区,
都有田家炳学院或田家炳中学

当然,咱们贵州也在其中。
快看,贵州的这些学校,
都有田家炳先生的印记。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黔南州田家炳中学

▲贵阳市田家炳中学(贵阳九中)

▲遵义田家炳中学(遵义市第一高级中学)

还有贵州省黔东南州田家炳中学、
贵阳医学院等等。
可以说,
在我们很多人的学生时代,
田家炳先生就是那个
“最熟悉的陌生人”


说到捐助教育的慈善家,
大家往往都会想起邵逸夫。
但对于田家炳却知之甚少。

可你不知道的是:
教育慈善家很多,
田家炳虽不是捐钱最多的,
但在中国,
能把自己总资产的80%
都用于慈善事业的,
就只有田家炳!
以“田家炳”命名的学校
或学院遍及所有省级行政区,
因此被誉为“中国百校之父”。


把80%的资产,全用于慈善事业的
田家炳,在慈善的道路上,
曾付出过什么?你知道吗?

为了教育,连家都卖了
1997亚洲金融风暴后,田家炳的企业和田家炳基金会的收入受到影响,以至于出现捐款承诺难以兑现的问题。为让捐款计划顺利实施,83岁高龄的田家炳,竟然将自己居住了38年,金融风暴前价值过亿港元的别墅,以5600万港元的价格低价卖掉,然后把全部的款项投向了内地的几十所学校。而自己带着太太,租用了面积很小,但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别墅的一个公寓楼作为新家。

他说:这样做更有价值和意义!

“那时经济比较糟糕,但我已答应要给一些机构捐款,人家做了计划。所以决定卖掉房屋。一方面,觉得自己住这么大房子是浪费,另外卖掉的钱,可以资助20多间中学,觉得这样更有价值和意义。”

被问到,后来有没有心疼过,
田家炳这样回答:

“看到一幢幢教学大楼的兴建,听到万千学子朗朗悦耳的读书声,不但经济效益更大,而且精神上的安慰也好得多。”

为了公益,就算贷款也愿意
2003 年,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一项政策,说是凡是得到民间资助的大学,都可以得到政府的等额资金支持。为了帮助香港理工大学和城市大学从政府争取到更多配对资金,在捐出自己承诺的款项,又一时拿不出那么多现金的情况下,田家炳还贷款600多万港币捐献给了很多大学

即便是变卖资产,也要捐款
2005年,为提前清付落实的项目捐款并扩大捐资,田家炳还将13万平方米、高24层的田氏广场售出,获得款项近3亿港币,将其全数捐献给了数十所大学、中学。


而这位对慈善异常执着,
随手一挥就外捐几百万、几千万的
先生,却过着清贫的生活。

正是为了把钱都用在“更有意义” 的地方,田家炳素有“吝啬”的美名 : 他在生意场上从不搞铺张的仪式;儿女婚嫁一切从简;自己 80 岁大寿也不摆酒;一双鞋穿了 10 年,袜子补了又补;曾戴的电子表,因款式已旧得不便示人,只好装在口袋里;无论出差去哪里,无论下榻如何高级的酒店,都是用自己带的肥皂……

他说:
多花钱,浪费物品,
自己会不安!

我是农村出来的,又有过艰辛创业的经历,很容易体会到每一样东西都是一种社会物资,都来之不易,哪怕是一根针、一粒米。花钱多的时候,物品浪费的时候,自己心里都会很不安。
这位生活勤俭的先生,
为何会对教育慈善“上瘾”呢?
答案就在
这份2016年南方日报
对田家炳先生进行的专访中。

记者 :慈善捐助中,您为什么钟情教育事业?

田家炳:我16 岁时父亲就去世,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我刚刚读到初二,就只能忍痛辍学,接手父亲的砖瓦窑生意。小时候没读多少书,是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后来在印尼生活了 20 多年,也走过欧洲一些国家,发现经济发达的地方,人们的素质都很高,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发达。

正是有了这些经历,我能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对个人的成长和创业,对国家的发达兴旺有多重要。13 亿人口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怎么把这个“包袱 ”变成财富?我认为就是办好教育!

记者:几十年来,您在大陆、香港、台湾和澳门捐资兴建了 1000 多个项目,捐资数目高达 10 多亿元,捐出了自己 80%以上的财产。

田家炳:我虽然不是最有钱,但我一直在想尽自己的绵力。钱财都是身外物,特别是,看到一栋栋教学大楼拔地而起,听到万千学子的读书声,精神上的享受也比物质上的享受好得多。

而且,捐资又不是浪费,它带来的收获和产生的效果,绝对大过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什么是富?拥有什么才叫满足?身家 1 亿和 10 亿在生活享受上没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把钱用出意义来。我的生活过得不苦,精神上又能得到安慰,这才让我感到真正的幸福。

记者:听说您每建一所学校,都要亲自去给学生“打气”。

田家炳:能去的我都希望去,去到也只是讲故事而已,给小朋友说些“脚踏实地”的故事,因为,捐赠的目的是育人,而育人最关键是“育品德”。我有时会对老师说,“我捐钱盖了楼,不用你们感谢我,你们能把我捐资的学校办好,我还要感谢你们”。我最怕的不是钱捐得多,而是学校办不好!(专访节选)



老先生离开了,
很多网友表达了缅怀之情。

在众多缅怀田家炳先生的网友中,
贵州的学子也表达了哀思。


执着的慈善家走了,
除了道声“一路走好”,
我们无以回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凯里人论坛

    凯里人论坛

    板块简介:“用不同的角度看凯里--凯里人论坛”引领时尚凯里生活!欢迎您的关注凯里人论坛公众微信。
    我们的公众号:kailiren168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22720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