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微信新闻】] 大阁山,诉说凯里历史文脉的地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8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魁星阁又名“大阁”,在凯里市内北侧大阁山顶。魁星阁始建于清乾隆四年(1739年),曾为学宫、考殿,是凯里地区清代培育选拔人才的地方。据调查,原为五重檐六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清末倒塌,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飓风吹倒,民国廿七(1938年)重建,改为三重檐六角攒尖顶,底层围以砖墙,阁高14.7米。与山门、观景楼、牌坊和东西二亭组成魁星阁建筑群。
大阁山公园一隅
982年,凯里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月,公布为黔东南州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4年,州、市人民政府拨款及群众捐助进行复修,恢复为五重檐六角攒尖式建筑。阁高22.86米,立于两级台基上。台基用花纹料石砌筑,设有石栏杆,上刻二龙抱柱、双龙抢宝等装饰。阁建有南北石门。阁的二至五层设木质围廊,花板装饰。一至五层翘角飞檐,绘有童子送观音、翻江龙、双凤朝阳、孔雀东南飞等民间画。室内天棚绘有二龙抢宝、八仙过海、八卦图等花纹装饰。阁西建有楚汉楼,二层九间,下层砖木结构。上层木质结构。阁西南建西岭亭。阁北建岩鹰亭。阁西南修复牌坊,牌坊横楣书“进吾往也”,坊柱对联“一览皆谓众山小;到此方称拔地雄。”


阁楼正面写有“魁星阁”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魁星阁的最高层是观景台,游人从这里往南看,凯里新城尽收眼底。遥望西边,巍巍香炉山矗立在紫色的雾霭之中,与魁星阁遥相呼应。远眺北方,汽笛声声,湘黔铁路横贯东西,美丽的清水江,在崇山峻岭中蜿蜒流淌。实为眺望凯里风光的上佳之地,正如魁星阁大门的一副楹联所描述: “飞关过齐泰素景、苍烟几点小瀛洲”。后门也有槛联, “凯水晴波滚滚奔来眼底、炉峰烟雨巍巍矗立樽下”。
大阁山公园实景

中国民间信仰认为魁星是主宰文运之神,在古代读书人的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民间传说魁星的故事,宋代有一个秀才,聪慧过人,才高八斗,过目成诵,出口成章,但长相却奇丑无比,满脸麻子,一只脚瘸了,走起路来一拐一拐的,以至于屡屡面试时落第。但是,他的文章写得太好了,终于被乡试、会试步步录取,一次次高中榜首。到了殿试时,皇帝亲自面试文才,看到容貌和画着圈上殿的走路姿势,心中不悦,皇帝问:“你那脸是怎么搞的?”回答:“回圣上,这是‘面映天象,捧摘星斗’。”皇帝觉得这人怪有趣的,又问:“那么你的瘸腿呢?”又回答:“回圣上,这是‘一脚跳龙门,独占鳌头’。”皇帝很高兴,又问:“那朕问一个问题,要如实回答:如今天下谁的文章写得最好?”秀才想了想说:“天下文章属吾县,吾县文章属吾乡,吾乡文章属舍弟,舍弟请我改文章。”皇帝大喜,阅读完文章后,更是拍案叫绝:“不愧天下第一!”于是钦点他为状元。

这个丑文人后来升天成为魁星——北斗七星的前四颗,主管文人的禄位。“魁”字拆开来,一半是“鬼”,应魁星的面目丑陋,一半是“斗”,应魁星才高八斗、也应北斗星座。据说魁星手中的朱笔点到你的文章,你就能够在科举中高中。

我国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崇尚读书。国内就有了许多著名的魁星阁古建筑。如:安徽省绩溪魁星阁、山西省长治魁星阁、江西南昌魁星阁、江西省安义魁星阁、黑龙江黑河市瑷珲魁星阁、山东省惠民县魁星阁等等。

魁星阁,不仅是祭祀魁星场所,更是庇佑地方文运昌盛的标志性建筑。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产物,供天下学子来祈求庇护,保佑平安,金榜题名,步入仕途。魁星阁将源远流长的科举文化与古代建筑艺术完美结合起来,展现出千百年来中国科举文化的精髓,具有激励后人求学上进的深刻内涵。
大阁山公园大门

黔东南州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脉源远流长。早在明代就出现过贵州建省(1413年)以来百余年间的第一名臣大儒,这位出生于凯里清平书香家庭的孙应鳌(1527年——1584年),是嘉庆三十一年(1552)年癸丑科的进士,后任陕西提案副使、四川右参政、户部右侍郎、国子监祭酒等职。万历五年(1577年),孙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托病辞官回清平,专事著作,勤于治学,以诗词传世,著述颇丰。

还有一位名人就是夏同龢。自我国封建社会设科举以来,贵州一共出过两名文状元,一为贵阳青岩的赵以炯,再就是黔东南州麻江贤昌乡高枧村的夏同龢。光绪24年(1898年),夏同龢通过戊戌科的考试,金榜题名,力拔头筹成为状元,后又东渡日本留学6年,成为我国唯一的状元兼留学生。这在整个西南地区都是凤毛麟角的大事,在黔东南州乃至在贵州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轰动效应。至今在贵阳市还保留一条“夏状元”街道,以此纪念。


正是在这种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的滋育下,黔东南州从古到今,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先后涌现出云贵总督谭钧培,当代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龙大道,北伐名将王天培,抗日将军吴绍周,解放军上将杨至成,当代著名文学史家和红学家张毕来等杰出人物,他们在全国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黔东南籍的名人。

此外,还有周瑛(1429—1503),贵州黄平县人。明景泰元年(1450)乡试中举,景泰五年(1454)京城会试,中甲戍科进士,为黔东南中进士的第一人,时年22岁。著有诗集《草亭类稿》若干卷,《兴隆卫志》二卷,均已失传,仅见《方志》载诗十余首。《黔诗略纪》录其诗十二首。

吴文彩(1798—1845),清贵州黎平府人。从小入私塾读书,因家境清贫,十三岁跟父干农活。秉性开朗,聪明好学,对侗族叙事歌、礼俗歌、情歌、酒歌有浓厚的兴趣,他编写的《开天辟地》《财主贪财》及情歌,有的已成为古今绝唱。于1830年移植编出《李旦凤姣》和《梅良玉》两部侗戏。经过160多年的风风雨雨,侗戏已传遍广大侗乡。从江、黎平、榕江等县的侗族群众,逢年过节,都要演唱侗戏,并举行纪念吴文彩的祭祀活动。

现代著名文人主要有:张毕来 (1914~1991)原名张启权。贵州凯里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37年肄业于浙江大学文理学院。历任台湾抗日义勇军总部秘书,中共地下党支部书记,桂林师范学院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图书馆副馆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室主任,中国民主同盟中宣部部长。民盟中央委员、常委、执委委员,全国第四、五届政协委员,第六、七届政协常委,中国《红楼梦》学会副会长。

还有许多有影响的文化人,不再一一叙述。

作为凯里市文化史的实物见证,魁星阁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凯里市本着“充分利用、适当改造、合理充实、全面提高”的原则,通过设计把大阁山公园建设成为一个生态效益高、环境优美、设施齐全、能满足市民进行各种游憩活动要求的全市性综合性公园,为市民提供一个极目远眺,鸟瞰市区的休闲场所。从初建到现在它历经了数百年的风吹雨打,是凯里历史的见证。在大阁山公园新建了吊脚茶楼、西岭凉亭、岩鹰亭以及牌坊等仿古建筑,遍植松、柏、枫、杨、榕、梧桐、女贞等树木花草,环境清幽,来此处休闲娱乐的人群络绎不绝。

(李葆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黔东南微讯

    黔东南微讯

    板块简介:黔东南微讯让您及时了解黔东南各大事微情,新闻资讯,爱心公益及商家服务信息等。我们的公众号:qdnvxw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11920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