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微信新闻】] 为什么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表现判若两人,在家里好像谁都不怕,可一到幼儿园就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1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种情况估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表现判若两人,在家里好像谁都不怕,可一到幼儿园就乖乖的了,而且只听老师的,只要是老师交代的都能好好完成。
孩子为什么会变成“两面派”?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幼儿园有一套系统、固定的纪律规则,幼儿在长期遵守的过程中,心理上会形成定势,从而转化成一种习惯。而在家就不同了,没有各种规则的约束,加上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容易妥协,孩子完全不需要自我控制,所以就变得不听话了。
1.老师给孩子树立了明确的规则,而家长没有。
孩子上幼儿园后,老师会在一日保教活动中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常规教育氛围,并引导幼儿养成各种常规习惯,比如上学不迟到、见到老师问声好、勤洗手、多喝水、有序安静地午休、学习自己整理衣服、根据标识认识自己的毛巾和水杯等。
对比在家里,父母有时会忽视对孩子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任由孩子发脾气、摔玩具,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毫无限制,久而久之,孩子好不容易在幼儿园养成的良好习惯和规则,回到家就会忘得一干二净。

2.老师对幼儿提出了明确的奖惩,而家长没有。
还记得小时候幼儿园那朵奖励你表现好的“小红花”吗?真是让我们又爱又恨呀!如果表现得好,老师会奖励你一朵小红花,当小红花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升级为一朵大红花,之后还会有其他更大的奖励,比如领到奖品、当小值日生等。这些“小红花”不仅可以让你感受到嘉奖和鼓舞,还能让你体会到“告诉全班小朋友,你是最棒的!”那种满满的自豪感。
如果犯了错误,老师也会给予适度惩戒,谁也不愿当那个被惩罚的孩子呀~所以在这样的奖惩规则里,小朋友们都争相遵守纪律,以期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样规则自然就形成啦。
而在家里呢,父母有时没有对孩子的表现给予评价,甚至是轻易许诺,却从不兑现。日积月累,孩子会觉得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得到表扬或是惩罚,甚至很多规矩的惩罚措施都只是摆设,那么规矩也就没什么作用了。

3.老师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家长没有。
在幼儿园,老师在要求幼儿养成良好规则的同时,自己也会严于律己,遵守纪律。比如要求幼儿上学不迟到,老师就会提前先到,并在门口迎接每一位幼儿,和他们问好。在老师的以身作则带领下,不仅为幼儿树立了好榜样,也让幼儿自觉遵守纪律,懂得规则。
而有的家长在这方面可能做得些许欠缺,玩手机、看电视、晚睡等,如果不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孩子是不会乖乖听话的哦~
怎么能让孩子在家表现的一样好呢?
1.要从生活细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规则,从而愿意学习规则、执行规则,并慢慢养成习惯。规则尽量能够让孩子易接受,比如告诉孩子积木是用来拼搭的,而不是扔着玩的,这样会比直接说“不许乱扔积木”效果要好得多。
2.用奖励积极地强化规则。
家长要多多发现孩子的得体行为,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许,这是认可孩子努力的有效方式。
本文转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好妈咪大课堂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1830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