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2016年,国务院提出了街区制这一理念。目前,街区制已经被提上“日程”,作为城市建设布局的一种形式,它的特点是在城市规划的道路边上建设房子,且不设围墙。既要提供居住,又要有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配套,将住宅与外部世界全面打通,形成一个没有围墙的开放式社会。
曾有相关负责人表示,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影响了路网布局,形成了“丁字路”“短头路”,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影响了社区居民的出行。说到街区制小区,不少朋友就会想到国外电视剧里小区的样子,大多都是挨靠街边,跟国内小区相差甚大。在我国,虽然这一制度已发布多年,但一直都没有从根本上去实施。不过大家不难发现,现在新修的小区确实很少有围墙。小编在网上看到不少网友对街区制小区的看法,褒贬不一。 好的一方面是,在城市发展中,大面积用地开发越来越普遍,大广场、封闭小区已是常态,又随着越来越多人购买私家车,致使很多人都选择开车出门,但是开车并不能保证时时刻刻都省时快捷,反而会在高峰期添加城市的拥堵,街区制小区能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适量解决城市路网密集的问题,缓解城市的拥堵。公共区域被解放,各个
小区的绿地和广场都能共享,使得人们的距离更近,城市的发展也会更好。 01
安全谁来保障?
开放式小区的资源是共享的,外来人员较多,居民流动性非常大,各种各样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这也导致很多业主会觉得没有安全感,也正因为是开放式小区,小区的治安、停车都可能出现问题,若是车道与步道相距太近,对于有小孩子的家庭也是存在安全隐患的,安全是居住的一大要素,开放式小区要先保障好大家的安全,才会有更多人接受。02
​物业怎么管理? 从现有条件看,开放区小区的管理是一大问题,对于物业与居委会,管理更是存在困难。不难看出,现在不少物业管理封闭式小区都存在问题,更别说开放式小区,更是难上加难。可以说,街区制小区,小区人员进进出出、安全管理、停车问题对物业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03
如果真的要实行街区制,涉及业主的利益问题怎么算呢?公摊面积会受到影响吗?公共设施损坏谁来负责? 房子的公摊面积问题一直是购房者热议的焦点,公摊面积是指每套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它包括:各产权户的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配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以及为整幢建筑服务的共有房屋和管理房屋;套(单元)与公共建筑空间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墙体水平投影面积的一半。
由此得知,小区的绿地和广场一般不会算在公摊面积,所以不会受到较大影响。但若是街区制小区的井盖坏了,是应该由物业负责还是城市管理局负责?毕竟外来人员多且杂,公共设施坏了,难道得小区业主买单吗?这是一个比较值得深思的问题。
城市,是让生活更美好的,而不是让生活添“堵”的,街区制小区这一政策带给大家的思考众多,我们的城市到底如何发展,我们的小区到底如何管理,街区制小区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图片、资料均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