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23:34 编辑 <br /><br />
百年历史的虎场坡
虎场坡名称的来历不是因为它长得像虎,而是这里以前是集市,每逢虎场天就“开市”,故而得名。不过,虎场坡“十六堂”起源于何时,目前找不到记载的资料。但据附近村寨的村民介绍,源于清朝中后期,距今至少150年时间。
近日,笔者来到虎场坡采访,只见虎场坡均是延绵起伏的大山,山峰上是宽阔平坦的草坪,山坡间牛羊随处可见,颇具北方草原的味道,站在坡顶上,视线非常开阔,真是一览众山小,虎场坡现已名声在外。
“隔三岔五,就会有游客过来玩耍,周末特别多,有时候游客来到之后,就住在帐篷里,一呆就是两天一晚。”附近一位宋姓村民说。
领略“天路”壮美
而要领略“天路”的壮美,唯一的办法就是站在虎场坡这个大自然的“观景台”,在“观景台”上能看的还不止“天路”,还可以看到福泉、黄平的远山,特殊时节还可以看到云海。站在高高的山顶上观山脚下的云海,人仿佛置身于天空中,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腾云驾雾。为此,经常会有摄影家到这里来创作,在他们眼中,虎场坡就是天然的摄影创作基地。
除了观景台的功效,虎场坡还是避暑的好地方,由于海拔相对较高,在炎热的夏天,凉风习习,让人感觉到的是脱胎换骨的清爽。当地村民们说,他们的庄稼地都在虎场坡脚下,干农活时满头大汗,这时候,只要登上虎场坡,汗水很快就被吹掉,疲劳一扫而光。
芳草地上摇马朗
虎场坡还是传统的芦笙会场,每年正月十六起会,也就是元宵节的第二天,持续到正月十八结束。据了解,虎场坡芦笙会起源于清代的中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项集会影响深远,每年起会,福泉、凯里、黄平接边区域的群众都会纷沓而来,人数最多时达到3万,相当于凯里市大风洞乡的人口总量。
非常遗憾的是,进入本世纪后,外出打工潮兴起,加之每年办会经费不足甚至没有经费,凯里虎场坡芦笙会衰落,尽管每年起会期都会有游客,但是人流量急剧锐减,远不及当年。
目前,此事已经引起重视,虎场坡所属的凯里市石板村已在今年上半年向当地政府递交了报告,请求解决虎场坡办会经费,同时,对虎场坡景区进行旅游开发。
小贴士
交通:从凯里市区出发,经凯施二级公路到凯里虎庄,后转入虎庄至凯里炉山公路,最后进入凯里小风洞至都力公路即可到达,全程40多公里,自驾1个多小时,道路状况良好。具体线路:凯里—虎庄—炉山—小风洞—苦李井—碗寨—虎场坡。
非自驾游客可以乘坐凯里至凯里都兰的班线车,直达虎场坡。在凯里的乘车地点:凯里老猫洞苗侗客车站。票价10元左右。
食宿:虎场坡非常适合自助旅游,建议携带设备,在山坡上食宿,别有一番滋味。
当地特色美食:火烧糟辣羊肉,将山羊宰杀之后,用火将毛烧尽,将皮肉烤黄,然后切割成小片,再放入有猪油和糟辣椒的铁锅中爆炒,最后放汤煮沸,即可食用,味道鲜美,百吃不厌。
虎场坡周边景区:凯里炉山石仙山公园、平良十里古峡、手扒岩风光、石人塘、仫佬族村落景观。 (文字:陈莉 罗茜 图片:秀美黔东南)
ㄖ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