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0:33 编辑 <br /><br />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4月12日,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2016年中国作协“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团一行29人来到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进行采风创作,感受长征精神。
此次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活动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市文联、作协副主席叶辛担任采风团团长,成员有彭学明、阿来、张未民、刘亮程、李掖平、鲍尔吉·原野、次仁罗布、彭学军、冯杰、李云雷、杨小凡、畀愚、成路、李庆文、孟英杰、贺涛、向娟等。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既有家喻户晓的知名作家,也有富有潜力的青年作家;既有传统文学作家,又有网络文学作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尽管当天下着大雨,但作家们的采风兴致仍然很高。在全国最大侗寨——肇兴,作家们体验了寨门迎宾,聆听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感受当地绚烂的民族文化魅力,称赞肇兴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之后,作家们沿着当年红军长征足迹,重走高屯少寨红军桥,并到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翘街参观黎平会议纪念馆和黎平会议会址,认真聆听当地红色文化专家讲解红军在黎平的感人故事,感受长征精神。
叶辛介绍说:“中国作家协会开展的这个活动,是按照当年红一军团走的路线来走的。当年红一军团到了黎平,如今我们也来到黎平,然后沿着红一军团当年走过的路,让我们老中青几代作家也感受一下当年老红军们为新中国的诞生浴血奋战这样的一个旅程。”
黎平是中央红军长征进入贵州的第一城。1934年12月14日,中央红军长征由湖南通道进入黎平县城,12月18日,中共中央在黎平召开了长征途中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主张,肯定并采纳了毛泽东同志西进贵州的正确意见,作出《战略方针之决定》,确立了红军北上黔北,建立新的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重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使中央红军开始从被动转向主动,为以后的胜利,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基础。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说:“其实红军长征我们既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具体的军事行动,但是我觉得到今天为止,包括全世界的人越来越把它看成是一个人的意志的力量、精神的一个典范跟榜样;就是在那么一个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完全是靠意志跟精神导引自己走向胜利。我觉得长征精神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值得我们效仿。”
当晚,作家们还与黎平县党史专家、文学工作者进行座谈,听取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进一步了解红军当年在黎平时的那段历史,并为当地文学工作者在创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答疑解惑。会后,刘亮程、冯杰两位作家还为黎平留下“山重水复 柳暗花明”、“颐养胜地”等宝贵墨宝。
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强调,这次重走长征路,对所有的作家来说,都是一次感恩之旅、“补钙”之旅和文学精神的洗涤之旅、锻造之旅,并表示,回去以后,作家们将用手中的笔、心、爱,好好地书写革命老区人民的爱、过去和未来。
贵州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何文、秘书长孔海蓉,黔东南州政协副主席吴仕伦,黔东南州文联主席陈波,副主席、州作协主席陈亮,黔东南州志办副主任李文明,黎平县政协主席欧大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德胜、副县长韩鸿毅等陪同采风。 (杨代富 杨文凯 吴思凝)“用不同的角度看凯里”我们只是转述网友(微友)的观点不代表论坛立场,如有不同意的观点我们也将为你转述。
Б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