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健康药房] 你身上的4个祛湿"开关",轻轻一按湿毒就出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谭仙女 于 2016-7-11 10:39 编辑 <br /><br />[size=1em]中医养生不少人去看中医时,舌头一伸,总是被说:“有湿气。”尤其是南方地区的朋友们,中招几率更高。有湿气怎么办呢?当然是要祛湿,教大家找找我们身上的祛湿开关哦~
湿气重有内湿和外湿之分。自然界的六气太过时不适合人体正常的适应即为六邪。而此处的外湿即为自然界湿气太胜侵袭人体,由于湿为阴邪易袭阳位其性重浊,所以感受湿邪时会有头痛如裹困重等感觉,又因其重浊粘腻往往伴有肢体困重麻木的感觉,另外脾喜燥恶湿,易被湿邪所困出现脾虚生内湿的症状:肌肉酸痛倦怠乏力,纳呆食少,便溏完谷不化,口中粘腻等。观其舌苔厚腻,察其脉象濡临床间夹其他征象,都表现出湿气重的症状体征。

怎么判断自己有没有湿气?
1、看形体
中医有说“瘦人多相火,肥人多痰湿”。虚胖体型的人多有水湿,严重者还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微信问诊VIPshiliao)

2、看状态
湿气明显的人士常常感到身体特别困倦,懒得活动,头重如裹,头脑不清爽,关节沉重,浑身酸痛,这是湿气黏滞,阻滞经络的表现。此外,这些人士还常有胸闷的感觉,要长呼一口气才舒服。


3、看胃口和食欲
湿气重的人士到该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的感觉,而且什么也不想吃,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胀,日常有隐隐的胸脘痞闷感,这种感觉就好像吃下去的东西自己往上顶似的。这是典型的脾虚湿困表现。

4、看大便
体内湿气重时,大便往往稀烂不成形,就算大便基本成形便质也很松软,而且容易粘在马桶上很难冲走。人也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5、看小便
小便往往表现为尿不多,但次数多或尿得不痛快,有灼热或涩痛感。个别女性朋友还有白带量多,这些都是湿气重的表现。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微信号:VIPshiliao

6、看舌头
判断有无湿气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舌。寒湿证候的人士常是舌淡胖,舌边有齿印,苔白腻。而湿热证候的人士常是舌红苔黄腻。

7、看耳朵、头发
耳朵里耳屎呈油状易流出也提示湿热证候明显。此外,如果毛发容易油腻出油,面部皮肤油腻油亮或早晨眼皮肿,有下眼袋,面色晦暗或发黄也常提示体内有湿气。

除了以上主要的7点,还有两个判别方法:

第一,看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恶不恶心。很多人说自己一刷牙就呕吐、恶心,嗓子里边总是有丝丝拉拉的、不干不净的感觉,即使有吐痰,也只是一点。

第二,早晨起来感觉小腿肚子是不是发酸、发沉。这些也是湿的典型特征

身上的四大祛湿开关
中医专家指出,按摩是一种很好的祛湿方法,常刮身体4大祛湿穴位,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

1、丰隆穴

位置:
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8寸,距胫骨前缘二横指。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
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

位置:
足阳明胃经合穴,乃保健要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
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微信号:VIPshiliao


3、中脘穴

位置: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

按摩方法:
用指端或掌根作用于穴位,顺时针揉按2-5分钟。

功效:
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适用于湿滞、胃脘饱胀、嗳气者。

4、曲池穴

位置:
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完全屈肘时,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处。

按摩方法:
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
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微信问诊VIPshiliao)


大家还可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性、味,举一反三,自己进行加减,组成更多适合自己体质的饮食处方来。这样,食物才能真正成为养生的佳品。

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薏米红豆加桂圆
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薏米红豆加百合、莲子
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薏米红豆加生姜
肾虚:薏米红豆加黑豆
脚气:薏米红豆加黄豆
咳嗽:意米红豆加梨
食欲不振、身体羸瘦:薏米红豆加山药
泄泻、腹痛、糖尿病:薏米红豆加南瓜
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薏米红豆加芡实
孕妇:减薏米,加少量黄芪、党参
产妇:减薏米,加大枣、小米、红糖
主症:
体内有湿,舌腻,大便不成形,或身重体酸无力,或关节不利,或口淡乏味而腻,或腹胀头痛,或体胖痰多,或手、足、面部易生癣、痘……
主方:
薏米、红豆等分,加水熬粥,取其汤作茶饮,余者为粥,食用。

兼症:
1,神色晦暗,精神不足,甚至心悸、贪睡,心中空虚 加桂圆
2,烦躁失眠,或者脸上起红疹、痘痘 加百合、莲子
3,胃中寒痛,食欲不佳,怕冷 加生姜
4,肾虚 加黑豆
5,脚气 加黄豆
6,咳嗽 加梨
7,食欲不振,身体羸瘦 加山药
8,泄泻,腹痛,糖尿病 加南瓜
9,体虚、早泄、遗精、夜尿过多 加芡实
10,孕妇 减薏米,加其他
11,产妇 减薏米,加大枣、红糖等
?


  ⑤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凯里人论坛大健康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5261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