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有年龄?”是的,医学界已经提出人除了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外,还有“第三年龄”——肠道年龄。也许你会有一系列的疑问:什么是肠道年龄?如何测定肠道年龄?怎样保持肠道年轻……下面,就带你来探个究竟。
[size=1em]所谓“肠道年龄"

所谓“肠道年龄”,主要是指肠道内各种细菌的平衡程度,并以此来预测肠道的老化状态以及现代生活疾病的发病几率,从而评估人的健康状况。其判断标准,就是有益细菌的比例。有益细菌比例越高,肠道年龄就越年轻;反之,肠道年龄越老。 在胎儿时期,肠道是无菌的。婴儿时期,以双歧杆菌为主的有益菌比例高达98%,青少年时期保持在40%左右,到中年时期则下降至大约10%。老年期有益菌进一步减少,而有害菌的数量增多,产生的毒素可加速肠道老化,导致长期便秘、大便异味和肠胀气。
[size=1em]肠道年龄关乎寿命

研究发现,长寿老人肠道中的双歧杆菌是普通老人的100倍,而普通健康老人又是患病老人的50倍。因此,生物和医学专家认为,肠道的年龄与人体的健康状态密切相关,拥有相对年轻的肠道可大大延缓衰老。 事实上,现代年轻人肠道老化的不在少数,有些女性生理年龄只有二十多岁,其“肠道年龄”说有六十岁也不过分。追根究底,偏食、过度节食、不科学减肥、酗酒、抽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难辞其咎。
[size=1em]肠道老化的危害
肠道功能障碍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可导致营养不良。蛋白质、糖和脂类摄入不足,可引起消瘦、疲乏无力、头晕、精力不集中等;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骨质疏松,面部色素沉着,黄褐斑,皮肤变黑、干燥等;维生素B1缺乏则可引起记忆能力下降;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缺乏,以及一些重要的矿物元素如钙、铜、铁、镁和钾等的缺乏,可引起精神消沉、情绪低落。 
肠道老化,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重新吸收入血,可引起多个脏器损害,如肝功能损伤、免疫功能降低、容易发生感染等。还可影响心脑血管系统,对高血压、心脏病产生不利影响,引起头痛等。
[size=1em]肠道年龄老化的因素
影响肠道年龄的因素很多,目前最常见的因素,主要有饮食、抗生素的滥用、不良情绪以及外来细菌的感染。 就普通人来说,肠道年龄和饮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肠道是免疫系统与各种微生物交锋的地方,饮食对消化道的健康是再重要不过了。过于精细的饮食或节食,使肠黏膜细胞缺乏营养,肠道益生菌减少。因此,饮食结构失衡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肠道老化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抗生素滥用的现象比较严重。抗生素在杀灭有害细菌的同时,也杀死有益菌。滥用抗生素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其中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就是严重的后果之一,主要由艰难梭菌引起。 肠道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包括脑肠肽,维持消化道的正常功能,以适应各种变化。不良情绪可引起肠神经系统功能紊乱。食用不洁食物后,致病菌进入肠道,使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失调,常导致肠道疾病。
[size=1em]让肠道保持年轻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滥用药物,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做到这些,让肠道重返青春不是梦。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吃早餐,一日三餐应该荤素搭配,少吃不利于有益菌群生长的高蛋白、饱和脂肪酸类食品,多吃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全麦类等食物。此外,可以适量摄入含活菌的物质,如乳酸饮品或活菌制剂,通过直接将益生菌导入肠道,以改善肠道功能,保持肠道年轻。 避免滥用药物很多药物对肠道有损伤作用,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