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六十年 秀美黔东南
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
庆祝活动 还有14天
香禾糯,是中国侗族农民在悠久的稻作历史发展过程中利用侗族地区特殊的水土资源和气候环境栽培选育并传承至今的一种特色水稻品系。

其蛋白质和人体必需赖氨酸含量都超过一般优质稻米,并具有气味香醇、糯而不腻、营养丰富、口感极好等特点,素有“一家蒸饭满寨香”的美誉,被称为“糯中之王”。 

侗族是跨国民族,在东南亚的越南和老挝等国均有侗族分布,中国侗族农民对于香禾糯的选育保种和生产,有一套独特的土著农艺知识系统,至今仍然采用稻鱼鸭共生的自然农法或天然有机耕作模式栽培香禾糯。
中文“香禾糯”一名,作为对中国侗族土著稻米品系的汉语意译称谓,在民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语义。广义的“香禾糯”包括了侗族地区栽培的所有“禾”类水稻,泛指所有侗族土著水稻品系,而在狭义层次上使用时则仅指侗族土著稻米中最香的若干品种。在贵州都柳江流域侗族地区和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一带的汉语方言称谓中,“香禾糯”也常被简称为“禾”。

/黎平香禾糯
而黎平香禾糯被誉为“一家煮饭全寨香”,米粒大、色泽洁白、糯性强、口感好、香味浓,更是富含了维生素B及钙、磷、铁等多种微量元素,其蛋白质、氨基酸等含量都超过一般优质稻米,是独具特色的地方优良品种。
中国原生态稻作民俗科学研究基地袁隆平题
九月侗乡,糯禾飘香。走进贵州黎平侗乡,摘禾,烤鱼,凉禾,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黎平县黄岗村的侗族晾禾仓
/独特气候
黎平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一月最冷,平均4.5℃,极端最低气温-9.8℃。全县年平均降水量1325.9毫米,最多年份1690.4毫米,最少年份1093.1毫米,年均蒸发量1255.9毫米。土壤主要为黄泥土、石灰土、潮土等。当地群众把香禾糯种植在无任何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的乡村山冲水田,不施用任何化肥农药。 
/质量上乘
色泽:色泽洁白不透明,有光泽气味:具有自然的清香味口感:蒸煮时浓香四溢,口感绵软香甜、细腻,粘而不腻,回味甘纯。 
/栽培模式
采用稻鱼鸭共育生态模式,在秧苗3叶期后进行放入15至20日龄雏鸭共育,每667m(亩)放养10至12只;每667m(亩)可放养100px长鲤鱼苗60至70尾。
“一亩稻花十里香”香禾糯作为侗族人民特殊培育的一种水稻品系,它早已征服了贵州人民的味蕾,成为了高原上的一颗明珠。
黔东南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宣传片
动动手,为黔东南民族节日投票,为黔东南美景点赞,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有什么想法,可在微信右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 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 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