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们聊了过五不食不知道大家感触怎么样?今天咱们聊聊晚饭怎么吃晚饭要少吃
你知道吗?

美食的诱惑谁人能抵挡 ? 中国人爱吃是出了名的,上班族们朝九晚五,午餐多在写字楼里囫囵解决,而把大餐都留给了晚上的胃。
今儿这朋友圈的功能极其强大,刷一刷,哪儿哪儿都是晒美食的,看的人眼馋。
别眼馋,其实吃的人胃更受罪。 每每看到这情形,我绝不点赞,
只留言“我想对着你的肚子三鞠躬道声: 脾胃君,辛苦您了!
今晚一定要挺住!挺住!” 
“胃不和则卧不安——《黄帝内经》
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千金要方》
这黄帝和孙思邈大医可不是说着玩的。 虽是常识,但现代人很难做到。 “为什么晚饭不能吃饱”。
听完之后不信你不停嘴!
利用下现成
“四高”都是吃出来的
要是您本人或者亲人朋友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尿酸等疾病, 每每到医院检查,都会听主治医生继续絮叨!
“平时要吃清淡点啊!”“怎么和你说了还不忌点口?”“你呀,都是吃出来的……”
医生说的没错,其实,得了这些病多是因为未完全消化或转化的物质。 为什么现代人身体消化转化不了?
一是吃的多了,二是脾胃功能弱了。脾胃功能的下降,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又说,大饱伤脾。就是这个道理。
胃肠怕堵不怕饿
饿一饿更健康
早餐中餐都吃得很少,就晚餐吃饱一些。
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吃的营养越丰富,越转化不了,剩下的就是垃圾,反而容易导致疾病。
一日三餐中,晚餐要吃得最少,才是养生之道。
晚餐那顿一定要吃饱,马无夜草不肥。 如果我晚上不吃饱,半夜都会饿醒。
记住:我们的肠胃怕堵,不怕饿。
半饥半饱,人身体轻快精神,吃得肚子鼓鼓,反而疲劳没劲。营养不是越多越好,恰到好处最妙。
就好比耕田种地一样,肥料要淡淡的,稍微过浓一点,反而会把植物的根给烧掉。所以古人说“过犹不及”。我们吃饭,要宁留三分饥,也不十成饱啊!
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对当代人来说,更多是饮食过度,胆胃不降,堵在中间造成的心慌。 其实只要管住嘴,保持半饱状态,使六腑保持空灵,五脏没有压力,心也就不慌了。
中医的经络理论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化食物的能量来源于心脏,小肠脉不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对于心的功能不够强大的人来说,饮食非但不能大补特补,还要吃得少量,要注意节制,不能让小肠有壅滞阻塞。
老人尤其是这样,老人多数心的功能有所降低,胃肠动力也不够,吃的过多,心与小肠都受损,不可不戒!很多老人都是在大饱后去世的,特别是晚餐吃饱吃撑,就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去了。
“富贵病”也找上年轻人
年轻人大部分朝九晚五,搏于工作,疲于奔命,早餐中餐,草草了事,只有晚上下班了,才有时间把晚餐搞得丰富点。有时候晚上应酬也多,不醉不归,不饱不回,有些人还有常年吃夜宵的习惯。
年轻人的心功能和胃肠功能都要比老年人好一些,所以对一时的饱食没什么感觉,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时间一久,脾胃一伤,什么毛病都找上门了。仔细找原因,跟现代饮食文化误区分不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