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居于高增乡北部,距县城25公里, 全村有5个自然寨720余户,3730余人,均为侗族,是个神奇而富有诗意的侗寨。一条小溪穿寨而过,青山环抱,吊脚木楼依山傍水,鼓楼、花桥遥相呼应,似一幅清新恬静的田园风光图。小黄侗歌历史悠久,人才辈出。仅100多年来,就涌现出著名歌师、戏师近100人。 小黄是极富盛名的“侗歌窝”,素有“歌的故乡”、“歌的海洋”之称。小黄人世代传下来的格言是“饭养身、歌养心”。这里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有满肚子的歌,唱不完的歌。小黄侗歌被称为“嘎细王”(侗语“小黄歌”)。除了著名的大歌外,还有情歌、琵琶歌、蝉歌、采堂歌、拦路歌、敬酒歌、祭祖歌、劳动歌、叙事歌等几大类10余种。村里现有少、青、中、老年歌队、组52个,队员2000多人,传承了老年教歌、青年唱歌、少年学歌的侗族风俗。在小黄村,人人会唱,处处有歌,事事用歌,天天晚上唱歌。男女老少以唱歌、会歌为乐,不仅喜庆节日以歌相贺,青年男女相恋以歌为媒,就是贵客来临,也以歌迎送。 小黄“侗族大歌”是一种无乐器伴奏,无人指挥的多声部合唱,高、中、低音浑为一体,以其和声的完美协调,格调的柔和委婉,旋律的典雅优美著称于世。歌队由一人领唱,众人合唱,声音时而高亢宽广,时而低沉悠扬,把听众带到如诗如画、美妙和谐的大自然中。 小黄的民族风情最为纯朴,尤以“行歌坐夜”和“情人节”最为突出。每当夜幕降临,成双成对情侣在鼓楼、花桥或家中火堂前,在寨边竹林里或溪边月光下,相依相偎,互送秋波,情意绵绵,牛腿琴、琵琶轻拉弹唱,倾诉衰肠,彻夜不散,直至凌晨方依依话别,夜夜如此。姑娘们的父母、兄嫂对“行歌坐夜”活动都主动回避,从不加以干预。“情人节”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初五、初六(又称“五六节”),40多岁以上的已婚男女青年时的旧相好互相穿扮年轻些,并包上糯米饭、腌鱼,成双入对手拉手上山坡游玩、幽会,讲情话、忆当年、唱情歌、诉思恋,从早上直至次日月夜。因此小黄村早已被中外专家、贵宾、游客、远近村寨的人们赞为“不夜村”。 小黄侗族大歌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多次参加全国会演,走向全国。五六十年代,小黄最具代表性的歌手有吴仕雄、潘锦仁、潘大安、潘光才、潘风高等, 1963年,以小黄歌手为主体的从江县侗歌队参加全国少数名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1994年6月,小黄潘美浩、吴培建等5名9—12岁的小姑娘代表侗族参加了“94北京国际少儿艺术节”;1995年六一儿童节,又是这5位小歌手应邀赴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六一晚会现场直播;1996年5月,小黄吴增建、潘艳月等5名小歌手,代表侗族少儿在北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庆祝六一演出,演唱的多声部无伴奏侗族大歌,大获成功,轰动京城,她们的演出巨照至今尚挂在中央电视台的演播大厅;同年7月,吴培建等4名侗族少女组成的小黄少儿侗族大歌队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赴法国演出,在巴黎演出13场,场场爆满,轰动了号称艺术之都的巴黎,受到了法国外长夫人的接见,侗族大歌从此登上了国际艺术的大雅之堂。1993年9月,小黄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侗歌之乡”;1996年,小黄被文化部命名为首批“全国民间艺术之乡”。   小黄村2003年11月28号举办了“小黄千人侗族大歌”演唱活动,1212名全来自小黄田间地头的农民,他们当中有80多岁历尽沧桑的老人,有不经世事的4岁儿童,她们用同样的感情演唱同一首歌。那浑然天成,那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场面,让每一个在场的观众激情飞扬,热泪盈眶。2004年列为贵州首批优先发展旅游区黎、从、榕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2004年8月小黄贾美兰、梅红霞、石川洁、吴子鸾、甘良英等5名歌手,到山西省左权县参加由文化部等组办的第二届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荣获“歌王”金奖;2005年8月,小黄大歌队贾美兰、吴财梅、吴培建、吴财花、潘培华、潘婢梦、潘现英、潘照英、潘红香、吴婢月10位侗族姑娘,在贵州省首次举办的黄果树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上,再次荣获民间唱法最高奖——“金黔奖”;2006年8月,在CCTV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由小黄村吴培建等13名侗族姑娘组成的“蝉之歌”组合,为贵州代表队捧回了“原生态银奖”和“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两个奖项;2006年9月6日在《和谐中华》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由40名小黄村男女青年组成的贵州代表队在人民大会堂演唱侗族大歌《蝉之歌》,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广大观众的高度评价;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7年4月中旬,小黄少儿侗族大歌队吴秋月、吴凤香、吴姐兰、潘良玉、潘正美、潘林玉、潘良蓉、潘振花、潘运兰她们9位小姑娘随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访日本,并于4月12日在日本东京参加“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守望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幕式演出,受到温家宝总理高度赞扬。
黔东南建州60周年庆祝活动宣传片
动动手,为黔东南美景点赞,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有什么想法,可在微信右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 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 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