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新妈妈为了加强营养,月子期间,常以多吃鸡蛋来滋补身体的亏损,甚至把鸡蛋当成主食来吃。特别是在北方坐月子,天天吃鸡蛋更是传统。那么坐月子,鸡蛋吃多了,好不好呢?很多老人认为鸡蛋是滋补的食品,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适于月子里进食,所以一定要多吃鸡蛋,这样可以帮助新妈妈恢复元气。 事实上,鸡蛋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为产后胃肠道蠕动能力较差,胆汁排出也受影响,鸡蛋如果过量食用,身体不但吸收不了,还会影响胃肠道对其他食物的摄龋如果蛋白质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还容易引起腹胀、便秘,所以要适量。
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分娩后数小时内,应吃半流质或流质食物。根据国家对孕、新妈妈营养标准规定,在整个产褥期间,每天需要蛋白质100克左右,因此,每天吃2个鸡蛋就够了。研究还表明,一个新妈妈或普通人每天吃十几个鸡蛋与每天吃3个鸡蛋,身体所吸收的营养是一样的,吃多反而带来坏处,增加肠胃负担,甚至引起胃病。
同样道理,油炸食物也较难消化,新妈妈也不应多吃。并且,油炸食物的营养在油炸过程中已经损失很多,比面食及其他食物营养成分要差,多吃并不能给新妈妈增加营养,倒是增加了肠胃负担。 鸡蛋作为营养品之一适量吃是合理的,但以其为主食甚至有的新妈妈除了喝稀饭其他全部食用鸡蛋,这就不科学了。单一的饮食,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毕竟是有限的,过多地食用鸡蛋而忽略其他营养素的摄入,则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和身体的生理机能失调。 产后不宜大补。滋补过量的妈妈易患肥胖症,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妈妈肥胖还可以造成乳汁中脂肪含量增多,最终导致婴儿的肥胖或腹泻。
禁食寒凉、辛辣。生冷多伤胃,寒凉则血凝,恶露不下,会引起产后腹痛、身痛等诸多疾病。产后失血伤津,多阴虚内热,故葱、姜、大蒜、辣椒等辛辣大热的食物应忌食。如果进食辛辣的食物,不仅容易引起便秘、痔疮等,还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的肠胃功能。
很多老人认为,坐月子不能刷牙,其实刷牙是可以的,不然一个月不刷牙,不但有口臭,牙齿也会坏掉,产妇每天应刷牙一两次,可选用软毛牙刷轻柔地刷动。每次吃过东西后,应当用温开水漱漱口。只要体力允许产后第2天就应该开始刷牙,最好不超过3天。
坐月子可以洗头吗?很多女性关心秋季坐月子能否洗头、洗澡的事情。一般来说,产后一周可以洗头、洗澡,但必须紧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过的脏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后可以洗淋浴。
坐月子时要排产后恶露。最好每天使用温开水清洗外阴部,勤换护垫并保持会阴部清洁和干燥。不然下体感染引起妇科病,就自己受罪了。
要注意室内温度和湿度。因为白天气温较高,室风的温度也会上升,如果温度在25-26摄氏度,可不必开空调,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就可以了;如果气温高于28摄氏度,就应当轻微开窗通风或短时开空调以便使室温合适。
一般,秋天有两个特点:风和燥。刚生产后的妈妈由于身体较虚,应当避免在通风处乘凉,如果室外有风,那么室内通风时应避免过堂风,可以将一个方向的门窗打开,将对面门窗关闭,如果风很大,则有在产妇居住的房间内尽量不要开窗以免受风。适当的室内湿度不仅可以使妈妈舒适,对于新生宝宝更是重要,由于宝宝的皮肤很娇嫩,干燥的空气会对他造成伤害,适当的湿度对于宝宝的健康非常有益。秋天风多,产妇一旦到室外去,一定要戴顶薄帽,以免受风感冒。
晚上温度比较低,不要开窗睡觉,并且注意加盖适当厚的被子,以保暖不过热为度,晚上起来喂哺婴儿的时候,不要因为过急而不穿衣服,以防受凉。 秋天不像夏天那么炎热,正是滋补的季节,对于新妈妈来说,秋天坐月子没有了夏季进补的诸多禁忌,但是也并非补得越多越好。秋天除了进补一些鱼汤、鸡汤、猪蹄汤,还应当加入一些滋阴的食物,以对抗秋燥对人体的不利,如梨水、银耳汤等。而补气较重的人参、甲鱼等级应适量食用,不宜过多。
产后虚弱,许多家人会很注意补血,常用的有大枣、动物肝脏、阿胶等,应当注意,这些补气养血的东西进食过多反而会容易影响产妇的进食,应适当进补,多而无益。
很多产妇产后立即进食大量汤水,但是母乳量仍然不足,很是着急。其实没有特殊情况,母乳会逐步增多,逐渐满足孩子需要,急躁的心情反而会影响下奶。如果母乳不够,可暂时补充奶粉,并且让宝宝定时吸吮乳头,随着时间加长,一定会有母乳。
秋天正是瓜果丰收的季节,水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及纤维素,对于产妇体力的恢复和肠道健康皆有益处。但应该注意不要食用过凉的水果,不要空腹吃水果,也不能吃过于酸、短期刺激性过大的水果。更要注意的是不可贪多,每日一次,少量即可。 用秋天新的山药煲锅山药木耳排骨汤,不但能起到补气健脾、清胃顺肠、补血和血及强肾的作用,有助于增进产妇食欲,还能改善产妇血虚症状,促进体内毒素快速排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