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送陇苗寨“百鸟衣”上的图腾文化与独特的古瓢琴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7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送陇苗寨




百鸟衣
  是苗族一个支系的服饰,来源于苗族人对鸟的崇拜。苗族祖先在迁徙过程中以及定居下来后,会到山中猎取各种鸟,感谢鸟给他们带来食物,对鸟的崇拜由此而生。不仅把鸟变成图案绣在衣服上,还会把各种羽毛装饰在衣服的下摆。他们用百鸟衣把自己装扮成鸟的样式,以表达对祖先的追念。


羽族之痕
  丹寨县境内的苗族支系自称“嘎闹”,即鸟的部族之意。据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文志》记载,居住在现今黔东南一带的“东谢蛮”首领谢元琛率领了一个庞大的歌舞团去朝见唐太宗,唐太宗命大画家阎立德用画笔把这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服饰记录下来,该书中被称为“卉服鸟章”的正是这种美丽而神秘的百鸟衣。
  送陇苗寨位于丹寨县城东部,距离县城70公里,途经排调、雅灰乡。从县城到雅灰乡为柏油路,路况良好,从雅灰乡到送陇为泥路,有3公里。沿途,我们被黔中大地原生态的景致、淳朴的民风深深吸引着、陶醉着。
  村民们身穿五彩斑斓的百鸟衣,把小小的山寨装扮得如过节般喜庆,他们翩翩起舞,用最隆重的古瓢琴、给哈舞、拦路酒,表示对客人的欢迎。感受到苗族人民的浓郁古风、热情好客,体验了苗族百鸟衣的风情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工艺精湛  村中场坝周围的墙上,挂满了纹样和花式均不相同的百鸟衣。仔细观赏,百鸟衣的衣料十分特殊,是自纺自染自织的土布,对襟、无领、无扣、长袖,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边是花衣,下边是连缀在衣摆上的花带羽毛裙。宽大的长袍上绣满了造型各异的鸟、鸟头龙以及铜鼓、蛙、鱼、蜈蚣等图腾符号,百鸟衣的裙子由16至18根彩条组成,每根彩条上绣满花鸟等图案,彩条下顶端缀满了羽毛绒球,但现在已经改用家禽羽毛。内贴身着刺绣或是蜡染胸兜,下穿青布百褶裙,雅灰式裙前围一菱形刺绣裙帕,套蜡染脚套并束编织带。戴在头上的山字形银角插银梳、银花、银钩,银冠上也装饰着鸟羽。整件百鸟衣五彩斑斓,大大小小的鸟可以达到上百只,给人以大气磅礴之感。
民间瑰宝
一件古老百鸟衣,曾在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中亮相,专家判断此衣为贵州黔东南苗族清代早期的苗族百鸟衣,做工古老,绣法精湛,专家估价为31万元。
地道的民间百鸟衣,鸟图腾异彩纷呈、色彩斑斓,纹样造型粗犷、豪放、原始,充满野性。尤其是背后的图案最为精美,大多以一条盘旋的龙为轴心,外围环绕着多层鸟,整体形成一个圆形,图式古朴,千姿百态,别致传神。在苗族诸多灿烂的文化中,图腾文化是整个苗族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独具古朴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衣饰上的鸟纹、鸟形,这种让百鸟云集于一身的服饰,无不散发着浓烈的原始文化气息和图腾意识,是罕见的原生态精美服饰,堪称少数民族服饰艺术之珍品。


古瓢琴(点击红色字体可查阅相关内容),苗语发音( gux hieb 鼓哈),谐音叫“格哈”,因为制作得像瓢状,又能拉出像芦笙一样的乐曲,所以又名(格哈琴),用汉语翻译就是“笙瓢”的意思。意义为“像芦笙一样的瓢”,所以称之为“古瓢琴”,跳的舞蹈叫古瓢琴舞。




(来源:黔东南建州60周年  孙鲁荣/送陇青年  石开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