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剑河沟洞村祭祖的古老习俗:鱼是最考究,完整无损的才能在祭祀中祈来吉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1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剑河县敏洞乡沟洞村,一个仪式跨越久远的年代,世世代代传承至今,保留在浓郁的节日文化中,神圣而庄严。
2.0.png

“进河”

据了解,每年7月的“翁普节”期间,沟洞村家家户户都要在满盛12份糯米饭的桌边置一条长凳,凳上按一定距离给各房摆若干张云南叶;叶上再放一堆糯米饭,并加三节未出穗的禾苞和四尾鱼,两碗煮烂的瓜菜和两碗甜酒,以及干蕨菜拌和糯米制成的腌菜……


    2.1.png
在祭祀期间,各种称呼也非常神秘———比如小鱼祭品不能直呼“鱼”,而以“木渣”、“杉木刺”、“水虫”代称,沟洞侗语叫“沙买”;糯米饭这一祭品举足轻重,期间也不能直呼,而以“高坡”代称,沟洞侗语叫“高迎”……

2.2.png
祭祀祖先

其中,祭祀用的鱼是最为考究的一种祭品。祭祀前,人们要从溪沟或稻田里捉来带麟的小鱼(所选的鱼一定要完整无损才最吉祥),用文火或晾晒烘干后保存备用。同一个房族中,各家各户的用鱼数量各不相同。
2.3.png
而在节前十二天(逢卯日),每户会派一名妇女,按长幼顺序,挑着竹筒、水桶、粽粑叶、干蕨菜、糯米、高粱等,到家族所指定的地方集中,待一个宗族的人(每户一个妇女)都到齐了,方到指定的溪边去洗。
2.5.png

按序入席吃祭供的新食   

洗好后,村民们再依长幼次序回家,习惯称为“进河”。回到家中,即将干蕨菜、糯米、高粱等物与盐巴搓揉搅拌均匀腌起来,到节日就拿出来祭祀。

祭祀完毕,年长的开始先吃,接着,按各房长次顺序入席吃祭供的新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