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黎平话”典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12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很多外省的朋友到黎平后,都有这么一个感觉,黎平话和黔东南其他县份的方言大不相同,听起来更趋近于普通话,但有与普通话有些不同。比如吃叫“七”,吃饭就是“七饭”、吃菜叫“七菜”;去叫“克”,去哪里叫“克哪点”等等,除了这些具有本地方言特色的词外,黎平话还有“一快三不分的特点”:一快,就是语速比较快,如果语速稍加放慢,就很容易听明白了。三不分就是,唇齿音(F)与舌根音(H)不分:话、花都念成“fa”、灰念成“ fei”等;前鼻音与后鼻音不分:英、应都念成“yin”,只要是后鼻音都念成前鼻音;卷舌音与平舌音不分:上念成“sang”,只要是卷舌音都一律变成平舌音。这就是黎平话的特点,如果在这几个方面稍加注意,语速放慢,就充得上普通话了。

黎平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其实与一个叫陆沧浪的人有着很大的关系。明朝正德年间,有位老先生陆洙,字沧浪,浙江省兴化人,在京师为官,官至工部侍郎,又是著名的画家、诗人,因作诗惹怒宦官(刘瑾)被敲掉牙齿。流放到偏僻的五开卫(今黎平)。

沧浪被流放到黎平后,黎平的地方官见他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便安排他在郡中传道授业解惑,课童为生,悉心教诲子弟。就这样,普通话就在黎平传了下来,但由于沧浪先生缺少门牙,讲话不关风,教学生认字时,一些读音就走了样,形成现在的黎平话。

沧浪先生对黎平的教育作出了很大贡献,明嘉庆年间去世后,人民把他葬于黎平城关北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