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印象锦屏,领略别样风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5-6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巍巍锦屏山,耸翠入云天,宛如一幅浓墨泼洒的水墨画卷;
悠悠清水江,清流山谷间,宛如一曲激昂澎湃的交响乐章。
这就是我对锦屏的最初印象!

在我心中,锦屏是一个非常美丽和留恋的地方,无数次,我吟诵着唐代诗人“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在崇山峻岭,竹影摇曳,龙潭飞瀑处流连忘返;在古刹林立,飞阁流丹的建筑群中穿行;在“天然动植物园”中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当然,还有那醉倒了我的浓郁的民族风情,这一切的一切,都使我恍惚处在一种天人合一的幻境之中……

绿色锦屏:一幅浓墨泼洒的水墨画卷

锦屏,倚江畔而绝波澜,屏阆苑而入碧天,它以山为锦,以水为屏而得名。她四周山环水绕,向人们尽情展现着千百年来被大自然精心雕琢后的魅力与神韵。

“人在水中画卷里,青山河流显山城”。瑰丽的锦屏山城,像刚刚出浴的美人,梳洗打扮一新,容光焕发,明眸善睐,转眄流睛,楚楚动人。只见清水江水清如镜,缓缓流淌。在恬静而动人的苍茫暮色里,清江桥上晶白宝石的灯串和风雨桥上跳动的彩灯交相辉映,把山城扮靓得越发妖娆,沿江阑珊的灯火,将岸边的树木照得更加柔媚。波光潋滟的江面上,渔船缓缓滑过拱形的石桥和长虹横卧的风雨桥下,碰碎了倒影的清辉,影影绰绰。人们悠闲地在防洪堤上徜徉,快乐地在江岸边飞山广场上舞蹈,好一幅幸福美满的景象!

山水有情,画韵无限。漫步锦屏,这里处处是山、处处是林、处处是水、处处是景。

锦屏的山水风光独具特色,著名遐迩。有“自然氧吧”美誉的春蕾林场,有“高峡平湖”之称的三板溪湖;有省内罕见的五万亩高原草地青山界;有“中国景观村落”美名的文斗苗寨;有全省最大的珍稀穗花杉森林群落天龙山……无一不是避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神游其中,怡然自得,只见青山黛黛,连绵起伏,碧水风姿绰约,景点散落如珠,就像一朵朵朴实无华又娇艳动人的山花,一粒粒晶莹剔透的水晶,让人为之惊奇,为之感叹,为之振奋!

三板溪湖就是锦屏最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符号之一。她如一颗翡翠,镶嵌在群山峻岭之间。昔日波逢汹涌的三板溪已经贮藏在锦屏人的记忆里,取而代之的是霞蔚水碧的涅磐和新生。如今的三板溪湖,烟波浩渺,水色深黛,湖水回环,清凉幽静。湖中浮桥,似一条条长龙横卧其间,形成了一道流动的风景。徐徐的湖风,伴着阵阵渔船的马达声,让人情不自禁的陶醉其中,那散落湖中的小岛,犹如点点星群,耀眼夺目,更加的美滟动人!

春蕾林场公园,是锦屏典型的十里画廊。走进春蕾林场省级森林公园,仿佛,置身于一种梦幻般的仙境之中。山,典雅秀美,峰耸壁峭;水,碧波澄清,明鉴空灵;树,松杉滴翠,枫叶流丹。在这里,无论是山花烂漫、莺飞蝶舞的春天,还是浓荫蔽日、幽郁清凉的夏季;无论是硕果满枝、层林尽染的金秋;还是银装素裹、冰洁如镜的冬日。大自然无处不在这里展示出她绰约天姿和秀色可餐的神韵。

品味锦屏之美,不能不提独特的木商文化。锦屏除了山水之美外,还有穿越五百年的木商文化遗产。

悠悠清水江孕育了锦屏“杉木之乡”。 杉木成就了锦屏的一方绿水青山,更是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锦屏人民,支撑了锦屏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古至今,锦屏境内的山山岭岭均为杉木所据,是中国南方重点林区,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早在明代中期,锦屏的优质杉木就走出大山,贡献于北京皇宫建设,从明到清,朝廷均在锦屏开设了“木市”广征“皇木”,“民木商”也大量涌入,为从事木材贸易和人工造林与管护林木提供了机会。仅1950年到2009年的60年中,锦屏县就向全国除台湾和西藏以外的省市区共计提供优质木材320万立方米,还出口日本等国。

几百年来,锦屏世世代代均与杉为伍,以杉为靠,栽杉食杉,爱杉护杉,歌杉颂杉,并以杉木为人生修养的楷模,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其中以起自康熙,终于光绪延续两百多年、曾惊动九省巡抚和嘉庆皇帝的“争江案”最为精彩。可以说,杉木是锦屏的县树和图腾。

翻开历史画卷,从明代中期到清乾隆时期,在清水江流域的锦屏等中下游地区形成了一种较为成熟、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乃至世界林业史上堪称奇迹的林业生产关系,产生大量的山林植造、佃山造林、山林管护、木材买卖、木材水运及人工拖运、纠纷调解等民间契约,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数以万计的林契文书和珍贵的历史档案, 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最集中的历史文献,是贵州省乃至全人类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必将成为贵州省最有前途的文化品牌。

就这样,锦屏以天机生化的旨趣和透脱通达的胸怀,将山的雄奇与险秀,水的柔韵与静谧,人生意态的的高远与宽广,凝聚成一种奇异的人文景观。所以,有人说,锦屏不适合匆匆而过的过客。品味锦屏注定是一次超越心灵的旅行。锦屏的美,锦屏的韵,只有细细品读才能领略。

古色锦屏:一张烫金的历史文化名片

走不出的锦屏,品不够的隆里古城。一个雨丝飘曳的黄昏,我走进了历史上、传说里、想象中的历史古城。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隆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九年,为明代重要军事城堡。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文物瑰宝举世瞩目。其中以龙标书院、状元桥、状元墓、状元祠最为著名。众多历史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的融合,构成了一幅幅令人流连忘返的画卷,吸引着众多的国内外游客。

据考证,被誉为“七绝圣手”“诗家天子”的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因一首《梨花赋》而遭人中伤,被朝庭贬谪隆里古城。与王昌龄齐名的好友李白同情其遭遇,遥赠一首:“扬花落尽子归啼,闻到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来到隆里后,王昌龄又写许多烩炙人口的诗词,为后人所传诵。

长久以来,隆里古城一直是我走不出的梦。无论是为李白揪得生痛的愁心所感动,还是为王昌龄《梨花赋》的悲壮所叹息,我总觉得那里都缱卷着很多传奇……

在我眼里,隆里古城是一个具有无穷历史且彰显着多元文化魅力的地方,他就像一位饱经人生历练,阅透世情的老人,凝视着浮光掠影的状元桥,聆听着潺潺流过的龙溪河水,若有所思,自言自语。只有留下来的建筑瑰宝还在无声地叙述着苍老的历史……

常言道:天下没有永远的古城。从这个意义上说,隆里古城是幸运的。她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沉静而内敛,从容而淡定,纯粹而宁静,见证着隆里古城600多年凛冽的历史沧桑!

除了隆里古城,令我难忘的还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茅坪古镇。距县城5公里的茅坪古镇滨临清水江北岸,历史上曾被称之为“三江”之一的江埠。明清时期是贵州省最大的木材集散地,历史上曾繁华一时,文化底蕴深厚,现保存有古民居、古祠堂、青石板街巷、古码头、古桥、古井、古驿道等30余处古迹。有“黔山第一险径”之说。

漫步茅坪街头巷尾,仿佛置身于历史博物馆,一切都蕴含着浓浓的古风画韵。文化气味从每一扇旧窗溢出,从每一道古砖缝溢出,从每一道雕纹溢出,从每一束老藤溢出,每一条小溪溢出,凝练厚重的文化积淀注定让这片沃土闪耀出璀璨的光芒!

是的,一个地方的魅力并不在于她是否繁华,而在于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隆里古城、茅坪古镇独特的韵味均在于“古”。那曲曲弯弯但饱经风雨沧桑的古街巷;那铺满鹅卵石但经岁月磨砺光滑而留有辙印的路面;那曲曲窄窄、高低不齐、极富皖风徽韵的明清建筑;那飘荡在田间地头的袅袅中原余音;那让人枕河而眠的别有情趣的流水潺潺声……所有这一切,无不让我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红色锦屏:一张慷慨激扬的时代标签

锦屏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地方, 是中国工农红军进入贵州省的第一站。

凝视贵州地图,我的红色记忆篇章无法与锦屏割裂。在中国革命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使中国革命得以转危为安。锦屏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一站。1934年9月,红六军团和中央红军先后从锦屏走过,其足迹遍及今新化、敦寨、铜鼓、大同、偶里、平略、隆里、河口等13个乡镇近百个行政村。一代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以及周恩来、朱德、博古、张闻天、王稼祥等中央领导人先后在锦屏内的八里和瑶光苗寨宿营。毛泽东同志还在瑶光村民李志熙家的桐油灯下写下了:“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的雄浑诗篇。

红军长征过锦屏,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它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了这片土地,使这里的各族人民第一次接触到了革命真理,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队伍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同时,锦屏各族人民用其纯朴的感情,积极支持红军,掩护、治疗数百名红军伤病员,收留了二十多名因伤病掉队的红军干部和战士。

“山巍巍兮,尽显王侯将相之风;水悠悠兮,实为人杰地灵之乡。锦屏锦绣的山水,养育出一批又一批的俊秀人物。明代林宽、李天保揭竿而起,反抗朝廷苛政,苗族学者杨学沛组织改革陋习陈规,倡导的新风尚至今沿袭;姜兴渭参与康有为等“公车上书”;吴慕尧热血丹心,反对复辟,毅然行刺袁世凯,功败垂成;龙昭灵积极参加领导贵州辛亥革命,获得“嘉禾”勋章;侗族农民杨和钧为救红军伤病员被反动分子杀害,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河口乡塘东村村民姜敦俊冒着被反动派杀头的危险,悄悄的把红军战士遗体掩埋,其父子两代一直默默的守护红军坟七十九年不间断;苗族草医李志熙曾为长征过瑶光的毛泽东悉心医治腹泻;龙大道、龙云驾排东下投身革命。龙大道成为中国第一个侗族省委书记、中国工人运动的卓越领导,参加领导上海、武汉、浙江等地工人运动,是上海“龙华二十四烈士”之一。龙云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红六军团第十八师师长,1934年10月奉命先遣西征入贵州,战败牺牲,成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第一个牺牲的高级将领……

炮声渐远,征程遥遥。举世瞩目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塑造了光耀千秋的长征精神,也刻画了锦屏人民坚毅的脸孔与挺拔的身姿。红军长征时期,锦屏人唱着山歌把丈夫、兄弟、儿孙送上前线,挑着担子帮助红军募盐筹粮,他们坚韧不拔、刚毅自强的精神,在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站在这片曾经被“狂风雨击打”的红色土地,唱起,《红军长征》之歌,思绪翻飞,热泪盈眶。

千帆竞发 百舸争流。新中国建立后,锦屏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继续发扬坚毅不拔的长征精神,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用勤劳的双手和聪明才智建设美丽和谐的锦屏。2013年4月,经贵州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批准,锦屏县划定为“革命老区”。

我深深感觉,锦屏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一切都在孕育中,一切都蓄势待发,一个城市的光荣梦想正在一步步靠近,一座山秀水美、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民和政通的新锦屏正风采奕奕地闪耀在清水江之滨。

特色锦屏:一场醉人的民族文化盛宴

锦屏是一块热情的土地,是一个美丽在山水,传奇在风情的地方。

锦屏民风淳朴,人文景观绚烂丰厚,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遗存构成了原生态的锦屏。

“水车悠悠,吟唱故土歌谣;老屋重重,演绎民族风情。

锦屏居住有侗、苗、汉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8%。侗族为锦屏主要的世居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50%以上,是北部侗族的主要聚居区,堪称“北侗之乡”,是南侗与北侗的分水岭。

悠悠千载,一代代侗家先民,在锦屏这块大自然神工妙手造就的这片人间仙境里繁衍生息,与苗、汉等民族一起,创造出灿烂的文化,演绎出浓浓的异域风情,在服饰、歌舞、节日、民居、饮食、习俗上别具一格。他们习惯于集聚而居,临河沿溪,依山就势,设村立寨,居位密集。步入侗寨,令人感觉到一种从未领略过的风光,登上木楼,使人感到从未有过的清新,舒适和惬意。

在锦屏侗族文化中,除了侗族歌谣,最值得称道的是结构严谨、造型独特的民间建筑。风雨桥是侗族最具民族特色和民族气质的民间建筑,是侗乡的特色标志。在侗乡,“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全木结构的风雨桥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侧面亭似宫阕,亭廊相连,富丽端庄。位于县城西南的全省第一长的赤溪坪风雨桥与全国最高的清水江风雨桥连成一道长达320余米景观长廊,飞渡江河两岸,傲立苍穹,巍峨雄伟,涟漪倒影,飘逸俊秀,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耸立于城东北面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飞山庙建筑群,由飞山庙和文昌阁组成,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贵州省迄今保存最完整、最好的木质古建筑,是侗族文化与清水江木商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民族文化旅游线上的重要景观。飞山庙整组建筑轩昂壮丽,阁楼高24.8米,犹如一只刚从清水江边沐浴出来的振翅欲飞九霄的雄鹰。

千百年来,还有被称为“干栏式建筑”的锦屏苗家吊脚楼临水而立,依山而筑,鳞次栉比,层叠而上,气象浑厚,别具风光。古朴之中呈现出小巧精致、清秀端庄之美,它采集青山绿水的灵气,与大自然浑然一体。

走进锦屏,犹如走进民间艺术的殿堂,我一次次陶醉在苗家蜡染、侗寨织锦以及隆里舞龙、新化舞狮、汉戏表演、平秋鞍瓦、瑶白摆古、高坝赶歌、青山界四十八寨歌会;迷醉在启蒙酸菜、裕河俺鱼、清炖竹笋、清江河鱼等美食,沉醉在陈酿多年甘醇馥郁的侗乡糯米酒,所有这些,无一不是难得的民族文化盛宴。

游历锦屏,领略天人合一的妙趣,感受青山逶迤,绿水蜿蜒的意境,品味“画里人家”风情,欣赏古朴的水墨画卷,放逐心灵,寄情山水,这是何等舒服快乐的美事啊!

是的,在“山水有情,画韵无限”的锦屏行吟,我时刻觉得自己是在一幅浓墨泼洒的水墨画卷中徜徉。我知道,我最终无法用拙劣的笔描绘她如诗如画,如歌如醇,如梦如幻的曼妙绝伦之美,唯有把她在记忆中封存,用一生的时间去思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