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了太不一样了!和很多美丽乡村一样,这里环境优美,山清水秀,人勤春早。但又和很多美丽乡村不一样,这里的山小巧、水灵动、人家淳朴、古树蛮多。这里没有经过规模化建设或装饰,一切自然清醒。近年来,部分年轻人留在村里搞建设、谋发展。经过整体美丽乡村项目集中打造,孟了的村寨卫生整洁了,自然环境亮丽了,农家旅游做起来了。从远处看,孟了在群山环抱和龙江河的滋养中,尤如世外仙岛般。
孟了美在山青水秀。到孟了正值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孟了位于镇远县都坪镇,离镇远古城大约一小时车程。村前清澈碧绿的龙江河划过一道弧线,拱桥电站平如魔镜,总是倒影出美丽的孟了。平常,清晨浓雾缭绕,微风中,村庄犹如披上一层白纱的舞女,袅娜多姿,太阳升起后,浓雾散去,整个村庄伴随蓝天白云掩映水中,鱼儿游过,犹如天上飞鱼,自由自在,人们出入村庄,仿佛从画中走来,却又走到画中去了,如梦,如幻。 孟了美在人勤春早。我们到达孟了已是傍晚时分,不时能听到蛙鸣声。横穿孟了大桥进入寨子,第一感觉是干净,村寨整洁卫生,一栋栋老式木屋不规整地依山而建,水泥硬化路串家联户,路边不时就有一个扔垃圾的桶,让人觉得舒服自在。大树下,一位身着朴素的大叔正在挥帚扫地,山寨边,几个小伙子正赶着牛羊回家;河边几个年轻人在对河宾步道及路边景观灯进行扫尾工程。河面上,年轻的渔者伐着竹排,悠闲自在。此情此景,我再也控制不住摄影欲望,取出相机,沿村沿河绕了一圈,用一连串的快门声发现醉美的视角。历年来,孟了群众守住青山绿水,自觉保护生态资源,保护清澈的龙江河,勤奋耕耘田地间,处处是劳动跟田园互补成趣,山水与人家相应生辉的和谐画面。 孟了美在自然和谐。沿村庄走了一大圈,村庄一共居住着29户人家,当我们在村庄里转悠时,许多开着门的人家都热情地向我们打招呼,邀我们进屋坐坐喝杯清茶,他们的笑容是热诚的、自然的,好像见到外出很久未归的亲人一样。孟了美丽乡村建设,没有规划建设的千村一面,其居住在碧绿的龙江河畔,生态美条件得天独厚。这里没有一点城市建设的味道,实属看得见摸得着的自然美,暨守住了生态美,又留住了浓厚的乡愁,再加上创新的村级管理服务模式,让美丽乡村瞬间高大上起来,实现了独居一格的“四美农家”,即山水美、生活美、服务美、文化美,文化乡村旅游将揭开孟了的美丽面纱。
孟了美在守望乡愁。据几位老人简述,这里世代相传着一个“梦”的美丽的传说,我想这也许是地名的来源吧。来到一家农家乐试营点,大家拿着手机,打开WiFi,整理着拍摄的照片发朋友圈。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相机欣赏拍摄的成果,光线通透,春意浓郁,对孟了的好感又加几分了。天微黑,晚餐上桌了,简单的农家腊肉、香肠、柴火炤锅饭,春天刚长出土的凉拌折耳根,自家的白菜苔,大家说说笑笑的把锅巴都争着吃了。伴随着天色,门口的水田里蛙声一遍一遍,此起彼伏,夹杂着不知名的虫鸣,听着入境,仿佛听到大自然的声音,孟了的美景在心中呈现,仿佛心中装下了整个村庄一般,这些就像孩提时的记忆,时光冲不淡,忘不掉这弥漫着的无尽乡愁。 孟了美在美好明天。茶余晚后,我发现,走过的每家每户、农家乐大门上都贴着一块都坪镇党建“三强”工程网络化·网格化”村寨管理的红色门牌。细细看来发现,上面记录着主人基本信息、管理人员和联系人员信息,还有联系电话等。据了解,这是都坪镇结合镇远县“三强”工程建设打造的创新基层党组织管理的“双网”管理模式,在进入村庄前有一块总体分布图,地图上标明着整个村庄居住情况等信息,根据地图可以走到想去的家庭了解情况,一目了然。这种管理模式以网格化管理为手段,以网络化平台为支撑,以零距离服务为目的,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孟了是幸运的,他独具优势;孟了人是幸福的,他们得到了小康寨的建设,不仅美了村寨,还建起了文化娱乐场所、组上有了活动室,不仅美了人家,还赚足了小桥流水;孟了人不满足现状,他们团结一致,创新发展理念,统一发展步调,下一步他们还要发展规模荷花种植,挖掘休闲垂钓,他们要将美丽的孟了与大家共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