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而美丽的仰阿莎湖,清水湾湾,蜿蜒曲折,湖两岸生活着不少苗族人民,世世代代守护着仰阿莎湖,展溜村,就是其中之一,为了探寻这大山秘境,我们坐车4个多小时,路上山路十八弯,沿湖而行…… 到达展溜即被这里的森林田园风光所迷恋,被雨水冲刷过的树叶青翠嫩绿、晶莹剔透,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清香味…… 展溜村隶属剑河南寨镇,寨里居住150户苗族人家,全姓龙氏,热情的展溜人用苗族传统礼仪“挡门酒”和敬酒歌欢迎我们远方的客人!酒入口甘醇可口,唇齿留香,暖人心肺! 婉转悠扬的高排芦笙声中,我们随浩浩荡荡的迎客队伍进寨。 《黔南识图》说:“择平壤为月场,男女皆艳股,吹芦笙,踏歌而舞。千百年来芦笙舞已然成为苗族的一种代表符号,每个寨子都有跳舞的场地,我们随队伍来到“芦笙场”,苗族姑娘们己随着芦笙声在翩翩起舞了,优美的舞姿带动踩踏,笙声,银饰撞击叮叮铛铛声,这是一种古老文明的声音,美奂绝论......
苗家有“无银无花,不成姑娘。”之说,在女儿刚出生不久苗家人就开始为她逐年积攒银饰,等女儿长到十多岁时,在盛大节日和出嫁的喜日,姑娘就会被装扮起来,现在条件好了,村寨玩耍的小孩也享受一身银光熠熠
好可爱哦,小孩用胜利的手势面对前镜头,前面身上那块银丝编织装饰布匹应该是锡绣,锡绣在展溜名气不小,它是中国唯一锡绣保留地。
稻花鱼,腌熏肉,水田田螺,香醇米酒,热情好客的苗家主人,己经为我们远到的朋友准备了一道当地特有的盛宴…… 左坐主人,右坐客人,好客的苗家主人不断劝酒,酒在当地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道…… 饭后沿道而转,村寨里有老人在晒用植物自染的线条,干燥后用来织制衣服,展溜村寨里的人衣服大多自己做成的.
寨外的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村民与房屋、田园等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路上遇到的小伙,一个劲的要抓田螺给我们看,卷起裤脚欣然下水,不到片刻时间,就收获满满。一脸幸福!
回归,给我们抓田螺的小伙匆匆赶来道别,透砌感受到展溜人的淳朴善良,友谊情深,热热闹闹后,这里又恢复了往日平静,苗民们继续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田园生活,短暂一天,领略到这里的自然生态和古朴灿烂苗族文化!带着满满记忆离开这片神奇的热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