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的苗家人,一辈子生活在宁静的小山村里,春耕秋收。日子过得有些紧凑,但却充满了幸福祥和。每当我心浮气躁的时候,总想找个机会回苗寨,感受那份质朴的生活。也许就只能住一晚,走访村头巷尾一次,可我都很满足。 喜欢苗寨的绿水青山,特别是春天到来后,山野林间充满了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每天早晨,都能听见林间鸟叫,还有那些让我沉醉的远山呼唤;对,就是苗家的山歌。 这一天,我回来,伴随晨曦的迷雾,一个人背着相机走出村口,来到了村外的林间田野。看见老早就过来插秧苗的苗家妇女,还有赶着黄牛去犁地的老大爷。这个季节,有得他们忙活了。 午后,我来到山林里,那片山林是我小时候经常放牛和砍柴的地方。依旧在那个最舒适的草坪上躺下,闭着眼睛享受山里清晰的空气,聆听耳边的虫鸣鸟叫。那愉悦的歌声,总把我带回了孩提的那些美好时光。只可惜如今我不能再过多享受这片祥和的土地,小息一会后我只能继续前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苗乡这几天都在忙着春耕播种,行走在野外,总遇见很多乡亲父老劳作的场面。而我的相机也不等闲,只可惜自己摄影技术不到家,没能记录到她们最美好的一面,但我仍在努力。 ▲2:早晨7点,挑牛粪的大嫂和大哥不知道已经来回几次了。看着他们矫健的步伐,一挑牛粪在肩膀上下沉上浮,发出“吱吱”的声响,这声音逐渐离我而去。 ▲3:晨光刚照耀到苗寨的山头,苗家妇女们已经插完了一大片秧苗了。看着她们有说有笑的忙活着,我只能轻声的拍摄,记录一些她们劳作的片子。 ▲4:晨曦的山野田间,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我喜欢绿色,那是活力,那是青春。 ▲5:革家阿妈们在铺路。 前阵子因为下雨,通往革家寨的路上到处坑坑洼洼,这几天天气很好,她们过来铺路,以便日后好行走。 ▲6:拉沙子的卡车经过引水罐田的水管,人们在尝试抬高水管,好让车子经过。 ▲7:阳光开始渗透进村里,远处依稀看见两位老人坐在稻草垛旁的梨树下聊天。 ▲8:早上八点,小阿幼已经去小卖部买糖果回来了。 ▲9:垢中和巫中在插小秧苗。(垢:苗音,爷爷的意思。巫:老太太的意思) ▲10:垢官在犁田。 ▲11:阿妞和村里的姑娘们在插秧。看见我的到来,她一脸的惊喜;阿妞因为小时候生病失聪,如今不能正常讲话。可当我用手势和讲话告诉她我把过年给她们拍摄的照片洗好了,有空来我家里拿的时候,她又开心的笑了起来。 ▲12:村外田野。 ▲13:垢夜在犁田。 ▲14:吴老师和塘哥在拔草。 地里种的是太子参,今年村里很多人家都种植了太子参。我衷心的希望今年能有好的收成,这也许是致富的一条捷径。 ▲15:巫海在锄地。 地里的土豆长势喜人,而小麦也非常好。她告诉说今年小麦有收成,到时候做面条,或者馒头都好吃。 ▲16:垢金在他的油菜花地里拔草。他是我这次回来主要看我的老人。 ▲17:垢中在田里犁地。 ▲18:垢器在堆田坎,这样子水不会渗透到田外去。 ▲19:垢山已经犁好田回来,跟着孙子走在回家的路上,而垢器还在堆田坎。 ▲20:赶牛回家的垢山。犁上一头还挂着鸟笼,里面有他心爱的画眉。 ▲21:田野边的牛圈。 ▲22:犁田之前,先吃饱草。 ▲23:七哥在拔水草,准备犁水田。 ▲24:垢付已经犁地回来了。 ▲25:巫夜在赶“保”。她告诉我说,因为天气好,这浮萍长得太快,不知道田里的鱼儿能否出来换气了。 ▲26:伯父伯母在地里拔草 伯父、伯母是我这次回家参加参加五芳斋“分享幸福的味道”,寻找幸福家庭征集活动所要拍摄的幸福家庭的对象,希望朋友们多多支持。伯父今年已经93岁,伯母也86岁了,如今他们仍然每天都出去劳作。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事情,我将在下一篇博文里详细给大家分享他们的幸福生活方式。 ▲27:很幸运,刚拿相机出门,就遇见了天桥家妈妈带着新娘去邻居家吃饭。他母亲看见了我,兴奋得拍起手来。说要我好好给她家的新娘拍摄几张照片。我答应了她的邀请,领着新娘在家门前拍摄了一组照片。 我们苗家有个习俗:新娘娶进家门必须待在新郎家里十三天才能回娘家。进门第二天早上就带新娘去挑新水。第三天后,邻居,亲朋好友都会去请新娘吃饭。所以很多时候因为请吃饭的人家多了,新娘一天得吃十顿饭八顿饭的。我们苗家人喜欢用:“吃新娘饭”这个词来形容吃饭少的客人;而喜欢“添革家饭”来形容热情添饭的主人。 ▲28:新娘,总是那么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