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古城镇远:青龙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1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城镇远,自然风光旖旎,人文古迹众多。小小边城至今仍遗存有楼、阁、殿、宇、寺、庙、祠、馆等古建筑50余座,古民宅33座,古码头12个,古巷道8条,古驿道5条。仅贵州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7处。而唯一的一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位于城东中河山上的青龙洞古建筑群。
乘舟沿㵲阳河顺流东下,过了新大桥,河水被一道青山硬生生地当面截住,只得在山脚下逶迤北行。这里就是民间所说分隔府、卫两城的那道太极弯,转过这道河湾,视线豁然开朗,巍峨的祝圣桥直面来迎。对面山上的浓郁绿荫之间,呈现出一派世外仙宫般的殿宇楼阁,那就是青龙洞了。







  古建筑群占地21000平方米,由青龙洞、紫阳书院、中元禅院、万寿宫、祝圣桥和香炉岩6部分,共36座单体建筑组成。几百年来,这里既有临江远眺的空中楼阁,也有恬静幽邃的宫观禅院,既有儒教学宫的书声朗朗,又有会馆酬神的锣鼓喧天。集儒、释、道、会馆、桥梁及园林文化于一身,是贵州省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

青龙洞牌楼式山门
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四柱三间三楼。正门门楣上有“青龙洞”竖匾。
石库门两侧有对联,内为“文笔临溪,二水潆洄环古刹;香炉鼎峙,万家烟火接丛林。”
“二水”指的是㵲阳河与东关溪,“香炉”指的是香炉崖。
外侧为:“问何处飞来,凤翥鸾翔,看缥缈翠微聚秀,居然南海;从此间上达,星辉云烂,知峥嵘碧落弥高,尚有东山。”
上层对联:“胜境自天开,不让嫏嬛称福地;仙山容客到,无烦矶畔问渔船。”  

紫阳书院
亦称紫阳洞,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地势险要、环境幽深、建筑比较紧凑的一组。始建于明嘉靖年间。
为纪念大儒朱熹而造,以传播儒家思想为宗旨,是黔东地区较早兴办教育和传播文化的地方。

中元禅院
也称中元洞,明嘉靖年间建筑。古称“北洞”、“中和洞”。
有大佛殿、望星楼、独柱亭、六角亭等建筑物,西接祝圣桥。

万寿宫(即江西会馆、仙源天宫)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组,是一组从北往南延伸的高风火墙四合院。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建筑在濒临㵲阳河东侧长45米的石基坎上。由山门枋、戏楼、厢楼、杨泗殿(供祀杨泗将军)、客堂、许真君殿与文公祠等单体组成。

万寿宫牌楼式山门
始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坐东向西,六柱五间五楼。
明间从上至下依次有:“万寿宫”竖额、“水德灵长”横匾、“云飞山静”横匾。
两次间下层各有精制砖雕《青龙洞古建筑群全景图》。
中柱石刻对联,歌颂真人许逊:“惠政播旌阳,儒学懋昭东晋;涤源平章水,道法永奠西江。”


香炉岩是脚插舞阳河的一个形似香炉的奇特巨岩,既是青龙洞古建筑有机组合的一部分,又独立成景。

岩顶建有一座单檐六角攒尖小亭,因其棚中装有“鸳鸯戏莲花”藻井,俗称“莲花亭”。

书院、佛寺、道观,以及商帮会馆、寺庙园林,这些都是经典的中原文化,如此集中地出现在苗疆腹地,自然离不开镇远古城改土归流的历史背景。镇远的大规模改土归流始于明代初年,随着几万军队的进入和长期屯驻,随着内地商帮多年的贸易往来,这些典型的内地文化也便进入苗疆,生根发芽,发扬光大起来。史载,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间,此地便已形成与现存建筑群相当的规模,明嘉靖年间,这里不仅增加了大量寺庙,而且有了宫室和书院建筑,后多有改扩建。清代雍正、乾隆时,又有了万寿宫等商业性会馆建筑及戏楼。光绪四年,又增建了祝圣桥上的状元楼(亦称魁星楼)。后虽几度毁于兵火,却又几度修葺,终成今日规模。
就像古城内的巷道与民居一样,青龙洞古建筑群也是努力适应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条件,成为江南汉地建筑与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建筑文化相结合的绝妙典范。整群建筑靠山临江,依崖傍洞,贴壁凌空,勾心斗角,重叠错落,纵横有致。它气势宏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了一片楼阁洞天。造型独特的建筑与悬崖、古木、藤萝、溶洞融为一体,素有“西南悬空寺”之称。


中元洞为一天然溶洞。寺院以此天然溶洞稍加开凿用作殿堂,具有石窟寺的特点。





江西会馆内的大戏台


正乙宫(财神庙)
内侧楹联文中有“手执金鞭常耀武,身骑黑虎乃扬威”字样,确是赵公元帅无疑。
有意思的是外侧楹联的两个问句,看来财神爷显然是有不小的牢骚:
“颇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如何?”



这样的建筑结构,显然受到吊脚楼的影响



贴岩式建筑



悬崖边上玉皇阁,典型的贴岩式建筑


老君殿
  老君殿,又称“雷祖殿”、“雷神殿”,现存建筑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
前半部建于崖边兀立的山石上,后半部底层架空以供休憩,具有岭南骑楼的特点。
通高近20米,是青龙洞古建筑群中单体最高的建筑。
二层原供雷祖和雷公、电母,顶层供奉道教三清。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青龙洞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