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河真是个有趣的地名。 听一些外出的八河老乡说,当他们身份证上的地址被人看见时,总有人喜欢瞪起双眼,诧异的追问:你家真的有八条河吗? 八河村位于黔东南锦屏县,上行二十来公里便是隆里古城,东抵铜鼓镇水冲村,南邻龙矮村,西抵偶里乡寨霞、格溪,北接稳江村,长驱流淌的亮江与逍遥欢跃的钟灵河,恰好在八河悄然触碰,形成喇叭状,历经半江、大同、平金三座水电站,汇入清水江,奔向沅江洞庭,漂向大海。 清嘉庆时,八河、稳江、龙矮等村民众集资在跨亮江处集资建议渡,置有渡田,曾立有“泽配长江”的古渡碑。百姓还集资修建杉木浮桥,大水时八河百姓义务摆渡,便于四乡八寨的乡亲、客商来往。1987年,大同至钟灵公路从此经过,八河大桥修建而成,结束了浮桥的历史。自此,站在八河大桥上的每位来客,举目张眺,便可望见吊脚木楼、砖瓦新房,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地沿着“八”字河边撒开。也许,此地戏称八河,大约就是这样得名的吧!其实,若再加上村头寨尾那些喊不出名的溪流,八河的水流又何止“八”条呢? 
在行政史上,八河曾宛如游子,清代属湖耳长官司辖管,民国前期属稳洞乡,中后期属大同乡,1953年又属稳江乡,1992年撤销稳江乡后复属大同乡。八河村下辖八河、兴隆、孔洞、百寺科四个自然寨,主要有杨、吴、张、全四姓,杨家由隆里、稳江迁入,吴家由天柱远口迁入,张家由大同迁入,全姓是百寺科的开寨之姓。而八河自然寨,则是一个纯纯粹粹的杨姓苗寨。2013年,当地政府推行“小村并大村,建设中心村”政策,周边的曾家寨、龙矮被并入八河村。 八河属亮江“八步江”之一,村民靠江吃江又靠山吃山,家家户户均有林地,种植杉木松树,从事木材砍伐水上放运,在木排上配置锅碗瓢盆,一直顺水漂流到湖南、湖北,历时月余。 
八河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末,锦屏县人民政府在八河寨东南侧修建装机容量4000千瓦的八河水电站,大大解决全县用电不足的状况,成为当时全县乃至周边县市第一大水电站。后来,这里发出的电力,通过变电站,并入南方电网,日日夜夜远征大城市。 八河水电站坝高50余米,宽几百米。盛夏时节,站在坝顶,俯瞰八河寨,只见一股巨大水龙从泻洪口奔腾而出,声音轰隆,水雾充满整个河谷,林木农舍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大坝脚被水常年冲洗,形成一个绿幽幽的大水塘,百余米深,适合各种鱼类生活,不时可见垂钓者和放网者。 
电站库区内湖面积20余万平方米,库容1700万立方米,水面宽80至200余米,形成独特的平湖风光,湖光映秀,清澈透明,鱼儿跳跃,环境幽静。一路泛着轻舟,行至距八河电站约2公里处,湖中有一小岛,直径约40米,岛上有草坪、小灌木,岛中和边缘各有一树,岛中大,两端小,形如月中桂花树,倒映水中。库区峰岭纵横,原始森林茂密,翠色欲滴,夏季平均气温在19—20摄氏度,阳光从树叶缝隙泻到水面,适合休闲。库区还有神秘的打卦岩、神奇的观音洞,有多种珍稀植物和珍奇动物,两岸居住着苗族、侗族人民,吊脚楼倒映水中,民族风情浓郁。 
尽管八河教育落后, 1957年才开办初小,仅开设1—3年级,但几百年来,乡亲们常把“天地国亲师位”的牌位供奉于堂屋的神龛上,以示对祖先和老师的尊重。大家的生活好起来后,孩子们的命运深深牵动着整个家族人们的心。2011年清明节,八河杨家借助祭祖的时机召开家族大会,形式了不成文的家规:本族学子考上一本、二本大学院校,全族毎户必须奖励该生100元以上。整个杨家200余户,近千名人口,按最基本价计算,就有了两万元,等于一半以上的学费有了着落。有不少族人,捐助的不止100元,都是几百元至上千元。重视文化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道德规范,已深深渗进村民的言行举止中。 八河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适宜安居乐业,让人眷恋。八河寨口拥有千年古树三株,树下开了两家百货小店,老人们喜持自家种的烟叶,摆谈农事,畅谈岁月,小孩则在这里玩耍,一派天伦之乐的美景。年轻人们在远方的工厂工地没事干了,就索性回家,发不了财但饿不死,更不会被人笑话。大家吃的都是自家田地采来的蔬菜,及自己做的腌鱼腌肉腌蔬菜。那味儿,是星级酒店千元大餐、生猛海鲜无法比拟的。 2002年,八河村就建了110口沼气池,被评为全县沼气示范村之一,此事迹曾被《黔东南日报》等媒体报道。八河人没有节约用水的习惯与概念,除了政府2004年修建的人畜饮水和消防工程,乡亲们还自发在屋后的绿阴下,凿泉眼,修水池,埋水管,导进家中,四季长流,沁人心脾,矿物质丰富。 2013年底,乡里争取到杭州对口帮扶资金20万元,在八河安装38盏LED太阳能路灯,能根据白天黑夜自动开关电源,照亮了整个苗寨。 如今,黎平飞机场近在眼前,三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在八河走村窜寨,房前屋后,你总能听到各种汉语,或鄂或豫或川,那一定是外省的汉族姑娘,跟着出门务工的苗家小伙子,自由恋爱,远嫁而来。 
八河虽锁在高原深山,却与外界早有交往,杨姓的祖先,就是清朝中期来自江西泰和县;据当地文化学者王宗勋先生主编的《乡土锦屏》记载,村人许仲达参辛亥革命,获国民政府勋章;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锦屏时,有部分队伍从八河经过,白寺科全文钊带路,并参加红军长征到陕北,在抗日战争中光荣负伤,从陕西返家定居。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有人在八河下游淘金时,曾从河床掘出春秋时期遗下的青铜剑等武器,可见亮江流域很早便与中原地区有所往来。如今,八河自然寨近80户,就有20余家娶了外县外省媳妇。 看来,那些美丽的省外姑娘,是不是千里来相会、赶赴上辈子未尽的缘分吧?
动动手,为黔东南美景转一个! 如果有想推荐的秀美村庄,可在微信右下方或者后台“留言”告诉我们,小编将会收集文字与资料分享给大家……
您想每天收到这样的文章吗? 点“秀美黔东南”可一键关注哦↑ 这里是秀美黔东南公众微信号:xmqdn08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