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去黔东南,寻找隐世匠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1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黔东南1.jpg

为何是黔东南
你可曾见过朴实无华却透着匠人心血的传统手作物——银饰、苗绣、蜡染?这些都深藏在这片大山中的村村寨寨里。
黔东南是旅行者最少的著名目的地之一。这里大山围合、河溪综合,由于对外界的封闭隔绝,来自远古的手艺、习俗得以保存,并被当地人世世代代相传至今。
云南和贵州是我每年都会去的地方。大理曾去过不下六次,而黔东南,去年的苗年就在这里雷山度过的。银饰,繁复诡谲。服饰,神秘而又惊艳,惹的迷恋爱马仕的同伴姑娘,都偷偷把手中的丝巾藏了起来。
6月在黔东南,要继续更加深度的行走。探寻纯手工纺织侗布、深山里的银匠生活,都将是此行的重点。
黔东南是中国绚烂传统文化的最后一片处女地。而旅游开发越加白热化的大环境下,相信黔东南也离商业化并不遥远了。在没完全被现代科技侵染之前,我还想在这里多走走,多看看。传统工艺的传承,传承的不应只是手工技艺,更是匠心精神。
为何寻匠人
“匠人”,对于黔东南的意义,完全不同于国内其他地方。
苗族至今没有形成可通读的文字。一个没有文字记录的民族,他的文化和艺术诉求就会依托日常用品的制作来呈现,就像半坡文化出土的陶罐、印第安部落佩戴的牙骨饰品,这种例子数不胜数。
所以苗族人的服饰,更应该说成是“穿在身上的历史”。通过匠人的指尖,传达出苗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图腾信仰和民族传统。
为了今年的黔东南之行,从春节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准备。除了每天泡国家图书馆研读大量贵州历史、服饰、文化的文献资料,同时发动身边所有朋友辗转并结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高校科研教授、甚至是深山里面名不经传的匠人师傅。相信这次会有更多的收获。
这次贵州之行结束后,会将搜集到的一线传统文化资料,整理归纳装订成册,供大家免费阅读。同时也会给大家带来真正的苗疆老师傅亲手打制的系列首饰和服饰作品。

黔东南2.jpg
银饰(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国顶尖的银器匠人,几乎都汇集于此。仅黔东南境内,以家庭为作坊的银匠户便成百上千,从事过银饰加工的人更是多达数千,并出现了控拜、麻料、马高为代表的银匠村。
以银匠数量多、手艺精而出名的控拜和麻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响当当的“第一银匠村群落”。黔东南的银匠一般都是子承父业,世代相袭,手艺极少外传,从明朝时就开始有苗族佩戴银饰的文字记录。
黔东南3.png
黔东南4.png
苗绣(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绣被称为“刺绣中的刺绣”,很多在中原大地消失的针法和技法却在苗乡完整无缺的保留了下来。同时它承载着苗族的图腾信仰和民族传统,有着特殊的符号学意义。
很多人都偏爱国内的四大名绣,图案精致、针脚细腻、品质高贵。但相对于以追求内容具象、技艺精湛为能事的四大名绣,我更偏爱苗绣。苗绣是匠人在刺绣过程中,对生活和愿景的一种表达。纵然针脚略显粗拙,却是富有灵魂。
就像清华大学艺术学院乔十光教授的话:“苗族刺绣不以模拟名人字画为能事,而有自身的美学品格,刺绣就是刺绣,这才是真正的刺绣”。
黔东南5.png
黔东南6.png
侗布(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黔东南,侗布极其珍贵,堪称棉麻布中的珍品,保留了最为原始的手工织布和板蓝根草叶染色工艺。
“侗布” 的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从棉花到做成衣服要经过近20道工序。并根据手艺和捶打时间的不同,侗布的亮度也不同,表面越亮的侗布就越贵,凝聚了侗族妇女千锤百炼的精华。


黔东南7.png 黔东南8.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8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