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你自何方来?”——凯里苗族溯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31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苗族是祖国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凯里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城市,同时又是全国苗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大的城市。
苗族1.jpg
苗族称谓的来历

  综合史料文献记载,苗族源于远古炎、黄、蚩尤时期的“九黎”,尧、舜、禹时期的“三苗”,夏、商、周时期的“荆蛮”,距今大约有五千余年的历史。1985年10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苗族简史·族源族称》认为,苗族“与九黎、三苗、南蛮、荆蛮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而且都包括苗族的先民”。
  凯里市境内的苗族,一般自称为“嘎闹”、“木”、“姆”、“皃”。在苗族内部,为了区别宗支族祖,还有“西”“方”“柳”“勾”“尤”的自称。过去统治阶级多有对苗族带侮辱性的称呼,如“夷”“蛮”“獠”“猫”等。其他少数民族对苗族有“短裙苗”“黑苗”“花苗”“角角苗”“红苗”“高坡苗”等称呼,多以其着装和居住环境为依据。清代的官府文献中,主要有“九股苗”“清江苗”“黑苗”“苗獠”“苗民”等称谓。民国时期,多用“苗民”“边胞”称呼。那么,我们凯里的苗族是从哪里来呢? 苗族2.jpg
进入凯里前的迁徙

  根据史料记载,远古时期,苗族祖先居住于黄河流域。轩辕、炎、蚩尤三个部落各据一方,和睦相处。后来部落壮大,为争夺资源,发生战争。蚩尤和黄帝(轩辕)相持不下,黄帝便联合炎帝共同对付蚩尤,史称“涿鹿之战”,蚩尤被宰。此后,蚩尤部落大部南移。自北向南,自东向西,跋山涉水,辗转进入洞庭湖,“长沙沅辰以南”,进入“夜郎之境”。  其中一部分“跋山涉水”“来到南沙蒙”(今榕江车江一带),“来到九千地”“来到七万寨”(苗族古歌《跋山涉水》歌词)。九千地、七万寨,就是现在的榕江、剑河、雷山、台江四县交界的昂英、昂宿(地名,苗语音译)一带。南北朝时期,来到“党故松计”,即今剑河县太拥乡九脸寨东南山坳上。这地方现在还有“九股祭祖土”“九股祭祖田”和分迁时所栽的石柱遗址为证。唐末宋初,苗族先民在党故松计宰牛祭祖,分西、方、柳、勾、尤宗支陆续向今黔东南各地迁徙。宋、元以后,上述各支系及其后裔先后进入凯里境内。 苗族3.jpg
西氏宗支迁入

  自党故松计宰牛祭祖之后,西氏宗支又分刘抗、兄抗、西抗(均为苗族的子父连名音译)等支经过今台江、雷山辗转迁入今天的凯里境内。
  (一)刘抗先迁台江西簸,其后裔分迁今湾水米薅格种,明代使用汉姓杨氏(为便于叙述,以下均用明清时期启用的汉姓予以区别,地名亦使用今地名)。
苗族4.jpg
  (二)兄抗先迁雷山西江,其后裔分迁雷山各地。清康熙年间,潘氏一支迁入万潮格河,再迁马田、学庄、大山林。金氏一支由雷山进入湾水王司公,再迁依友、曲江,同治年间又从王司公迁大风洞平良门口山,大田新寨、马岭坡、包家塘、冠英、对江和黄平重安;一支由雷山党高迁入舟溪曼洞(仅存一男性老人,改姓龙),后分迁下司白午;一支由雷山迁入格河枧腰寨,分迁巴茅冲。赵氏一支由雷山迁下司摆仰后继续分迁凯里翁项里约、再从里约分迁洛棉、九寨赵家村、虎庄高梗炉山五里桥小屯,从摆仰又分一支迁到翁牙,再从翁牙分迁凯里小坳冲(今凯里商贸街一带)和虎庄箐口。清乾隆年间,潘氏一支由雷山西江迁入翁项基博(西博),后分迁地午屯寨、翁色和开怀羊西;一支从雷山掌拉、掌尤迁入翁项旧寨,光绪年间分迁大田重孟、白戛、五里桥金银洞、后山、洛棉平初、岩脚和湾水;一支由雷山永乐迁入三棵树排乐,后迁入小排乐、摆底、翁项旧寨和格河马田。
苗族5.jpg
  (三)西抗先迁基奉党(在今剑河摆尾),再分多支迁入凯里境内。明嘉靖年间,两支由台江掌你、红阳迁凯棠,分居阳报、阳由、掌翁向别、新寨、干豆南、耶有、别格、送脸、凯哨、掌响、干打报、小翁别、大坪、板溪岩寨、地午屯寨、旁海大风坳、岔河、滥龙、卡柳、大堡和王刀,万潮大山林和街上平良都黎、都蓬和辉报,洛棉猴子岩(新山)和白腊冲,炉山五里桥响水岩、大土、后庄和小屯,大风洞老虎井,凯里的水沟边,多用张姓。由于音译和政治需要等因,干打报、小翁别分别用张、李姓,凯哨下寨用熊姓,掌响用梁姓,大坪用张、姜二姓,万潮街上和炉山大土用姜姓,旁海大堡、王刀和湾水大塘用杨姓,洛棉白腊冲和炉山响水岩用焦姓,板溪岩寨用万姓,凯里水沟边用张、母二姓。明弘治年间,张氏一支从黄平姊妹山迁入湾水岩寨,分居大翁凼、洛棉白腊冲、打鸭、木佬山、大风洞包里头、翁风(荣风)、燕子岩、平地、老君寨、平良翁子、大田新寨、炉山金银洞。二十世纪80年代,旁海大堡、王刀、湾水大塘、板溪岩寨恢复张姓。
苗族6.jpg
  明成化年间,潘姓一支由剑河养蒿经雷山开觉迁入挂丁养蒿,后分居三棵树(寨名)、台石、九寨岩脚、炉山下水井、水沟、后山、响水岩、荷花老鸦山;从挂丁养蒿分一支迁入八寨(丹寨)南皋,再分迁舟溪大中,分居崩坡、新寨、白狮、冷水沟、牛角坡、望舟、上坪寨、中坪寨、虎坪寨、鸭塘桐木(小平)、川岩、菩萨寨(岔河)、青曼枫香、荷花勾腰坡、大风洞冠英。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军苗族首领养蒿人士杀死清军将官马某(时称马大人),为避株连族人,养蒿改许姓,响水岩改龙姓,台石改张姓。民国年间冠英榔树改许姓,其余沿用潘姓。
  明成化年间,西抗后裔郎衣、俄衣兄弟由剑河对西迁入境内,郎衣定居今三棵树镇沙嘴,俄衣住寨瓦。乾隆年间从寨瓦分迁翁项螺蛳坡(今司)、虎庄半山、平茶,民国年间从半山迁入龙头河草坪。各地沿用张姓。
苗族7.jpg
方氏宗支迁入

  党故松计分迁,方氏宗支分若干支辗转有剑河、台江而后进入凯里境内。明嘉靖年间,一支由剑河戛晒迁入挂丁戛晒(格细),分居格细平寨、南高、乌利、虎庄平茶中寨、赖坡(白果井)、翁项旧寨、凯棠芦笙堂、阳条勇、干炸书、及雷山乌流、报德。住乌利的用王姓,其余用杨姓;一支于明成化年间由剑河翁拢迁入挂丁翁拢(长青);一支由剑河南良迁入挂丁南良(对门寨),后分居背后寨、郎利、南秀、鸭塘川岩、青曼别利(后迁入福泉),用力姓。另一支于明弘治年间从剑河南良迁入挂丁干掌别勾(郎利附近,现存遗址),后分二支迁出,一支兄计迁入怀恩堡、老鸦寨、摆底(民国15年旱灾,部分复迁回剑河掌常、掌戛、巫脸、九脸和台江红阳);一支南计迁入格冲赏郎,后分居黄平旧州和台江汪江。住老鸦寨用余姓,其余多用潘姓。明弘治年间,张氏迁入台江排羊(用侯姓),清雍正年间分迁挂丁脚高,同治年间登户口时用姜姓。杨氏一支由台盘大寨迁入境内,其中一支住凯棠凯哨就方,后又分居水寨、掌戛(尾巴寨)、阳柳、蚂蟥冲;一支住板溪老寨,后分居新寨(板新)、岩寨、平寨、克板。  从党故松计分出的一支,辗转台江革东、施秉白洗和黄平翁平,于清乾隆年间到达境内。其中,一支迁虎庄平茶、冠英燕子岩、旁海卡房、大田翁垭、大风洞老君寨;一支进入大风洞苦李井,后转毛栗庄,两支都用杨姓。 苗族8.jpg
柳氏宗支迁入
  党故松计分迁后,柳氏分若干支先后到达清水江两岸。清康熙年间,一支从台江经黄平谷陇进入旁海岔河,分居卡柳、地午龙塘、九寨台夷。留居台江的多用刘姓,迁入凯里的多用龙姓,有过鼠年的习俗;一支由施洞迁入凯棠大坪阳柳,清末民国初期绝户。
尤氏宗支迁入
  尤氏原系西氏宗族。为发展人口,实行族内分鼓,族内开亲,成为西氏宗族的一个分支——尤氏宗族。元末,一支迁入雷山后又分支进入凯里青曼青杠林,分居新龙、曼洞、龙场洛榜、格河三江、马田、鸭塘青虎、下司、麻江隆昌、河坝;一支进入凯里干大尤(今凯里西门)、欧妹尤(开怀龙井),分居排乐大乌烧、南花、寨瓦、黄土屯(龙井)、挂丁养蒿、南尧、小营、腰罗,除南花融入潘姓,寨瓦融入张姓,龙井、青虎用杨姓外,多用龙姓
勾氏宗支迁入

  勾氏宗支系吴国主体居民的后裔。越灭吴后,原吴国勾氏宗支逐渐向西转移,部分于宋代到达天柱远口地区。元代后陆续迁入锦屏、剑河、台江,多沿用吴姓,是黔东南境内最早使用汉姓的苗族。元代至元年间,吴氏一支辗转剑河、榕江、三都、丹寨到达舟溪黄金寨,分居甘超、岩头河、虎场坡(茶林)、平中、石猛(石青),湾水洪溪、曲江、翁绕(近江)、岩寨,大风洞毛栗庄、平良大寨、上榨,鸭塘川岩、三江、滥塘。明弘治年间,吴氏一支由天柱远口迁入地午屯寨,分住竹林、湾水小米薅(欧巷)、米薅、桐木、长坡、笔书、大塘、岩寨,九寨,龙场干打、华山、大土、雷公、瓦窑、平茶、干塘,大风洞都黎、新寨、黄猫寨、包里头,洛棉中坝、平初、罗母,炉山洛邦、雷打岩、后庄,鸭塘川岩,凯里棉花冲;一支迁入黄平后于明万历年间迁入湾水里稿,崇祯年间分居湾水加乐(加劳)、小翁凼、大坪、洋排,清同治年间有部分由里稿分迁大风洞辉报、门口山、都黎、田坝、高岩,炉山后庄等。部分迁入龙场罗家苑和黄平重安,融入亻革家,以苗名音译用罗姓和李姓。清康熙年间,吴氏往劳、高劳兄弟由远口沿清水江捕鱼到达湾水鱼良,于十里长滩。其后代九往、倮往迁往长坡,杠往留居鱼良,后又分居里仁和大风洞苦李井、杉木台,湾水岩寨,炉山小洛广和后山。吴氏另一支从天柱远口迁南高,分居鱼寨、地午,分别用吴、皮二姓;再一支迁台江,后进入南高、鱼寨、九寨岩脚。光绪年间,从远口又分出一支进入凯里九寨,分居二龙和竹山背。  勾氏杨姓一支迁入三穗后再进入湾水鱼良,明永乐年间迁都匀,其中部分回迁舟溪阳光,分居大中、冷水沟、营盘,鸭塘旧寨、丫口、翁牙(高泉、马鞍),青曼情郎,虎庄湾子,地午水寨,格冲同牛、赏郎,九寨平寨和炉山上堡;杨氏另一支从天柱远口迁入剑河嘎晒(巫兄),明末到达挂丁干掌别勾(郎利附近,仅存遗址),后迁洞下,分居翁项中甲、青林、坳刀(金竹坳)、格河马田、炉山水沟、凯棠干豆南。住翁项中甲、青林、洞下、里朵、坳刀的有“吃勾粑节“习俗。明弘治年间,迁入黄平岩门司石家寨杨氏一支分迁湾水丢勾(岩寨),后分居湾水各地。
多向性穿插迁入

  宋、元以后,各地其他苗族支系陆续迁入境内。元泰定年间,王氏由八寨(丹寨)迁入舟溪,后分居石猛(石青)、格冲大苦、青曼情郎、鸭塘青虎。大苦改用明姓,情郎以苗名音译用李姓,其余姓王。至元年间,张氏从台江台盘勾养迁入凯棠,再迁卡斗(阳开背后坡,仅存遗址),后转迁梅香,改杨姓。明正统年间,一支杨氏由雷山永乐迁摆底,后分迁高坡、小排乐。成化年间,文氏从锦屏迁入开怀党果。其后裔叶蒋迁雷山乌流,炎蒋迁雷山别嘎,方蒋迁丹寨南皋,果蒋留居党果。果蒋后裔分居小高山、康巴(因兴修水库迁养甘晨)、康妥、岔路口、虎庄毛家庄、万潮窑上、炉山金银洞和下堡、鸭塘翁牙、凯里对门坡和西门、荷花老屋基、笔架新寨、格河镰刀湾。果蒋之子央果迁三棵树柏松,央果之子马央又迁金洞司,牛央分迁南博、鱼寨、九寨牛角冲、赖坡和格冲赏郎。明弘治年间,杨氏一支从雷山西江控拜迁入挂丁脚高,清代以音译启用陈姓,现有70户。明崇祯年间,王氏一支由雷山开觉迁入小乌烧,后分一支入住凯里东门。同期,雷氏一支由黄平谷陇迁清平转凯里东门,分居雷家庄及地午屯寨、猴子坳(新塘);一支由黄平岩英迁入大风洞养老田,分居白戛、莲花塘;道光年间,另一支由福泉猪场迁入地午屯寨,融入原已入住的雷氏家族。
  清康熙年间,杨氏从黄平黄飘迁入米薅格种,分居小翁凼。同期,潘氏一男性青年从台江方省掌福到地午屯寨当包养崽,后与吴家分居,复其潘姓,分居竹林。同治年间,杨氏一支从格种分迁大风洞跑马田、翁垭和炉山后庄;分居竹林的潘姓宗支分迁洛棉下堡、平初和炉山后庄。民国年间,住格种的分迁平良大寨。清康熙年间,杨氏一支由台江革一养勾尤迁入旁海临江,乾隆年间因安屯设堡而被赶到上洞勾尤(岩寨),分居王刀、别条,同治年间迁炉山上堡、金银洞和洛棉。康熙年间杨氏一支从台江排羊岩寨迁入格细新寨,分居大营。杨氏另一支由雷山西江控拜迁往挂丁鱼寨,民国时期从鱼寨分迁凯棠翁别(龙塘)。
  乾隆年间,王氏一支由黄平翁平迁入万潮大井,分居大坪(炉坪)。杨氏一支由黄平杨家牌迁入旁海王刀,同治年间一支迁洛棉,一支迁炉山下洛邦,一支住平初岩脚,后分居马道、另一支住螺蛳岩。原在五里桥洪水塘建有“四支桥”,立有碑记。
  乾隆年间,杨氏一支由剑河南嘉迁入旁海猴场,分居湾水平东、乐安、虎庄大平茶。同治年间分出一支迁往老营、下岩脚、大溪、平堡、马郎坡。同治年间从老营分一支迁大风洞老君寨和炉山洪水塘。乾隆年间,杨氏另一支由台江南瓦迁入旁海朵基,后分支铜鼓、老营、下岩脚、大溪、平堡、马郎坡。同治年间,从老营分三支迁出,一支迁湾水双元;一支到平良下坝,分居大田上河水;另一支迁往炉山枫香坪,后分居猪槽田、上河水,又从平堡分迁一支到洛棉平初岩脚。
  乾隆年间,潘氏由台江排羊三角塘分出一支迁入九寨翁琴,后分居翁项芦笙堂,同治年间从芦笙堂分迁虎庄瓦窑。乾隆年间,台江排羊杨氏分出一支迁入九寨翁琴,后又分居翁项芦笙堂,同治年间分迁虎庄瓦窑。
  乾隆年间,杨氏一支从榕江迁入翁项火烧寨。同期,吴氏遗腹子随娘从黄平加巴到万潮高坡庄顾家出世,后顾姓改王姓后,吴氏即随姓王,继承其产业。潘氏由黄平岩英迁入翁项芦笙堂,光绪年间分迁虎庄瓦窑、万潮马鞍石、格河翁岭塘、大风洞老君寨。余氏由雷山干荣迁入凯里境内,一支入住排乐水牛寨;一支进入挂丁居格细干荣(下新寨),后又由干荣(下新寨)分迁脚高转迁虎庄平茶屯上。
  乾隆年间,告拢(意即拢公)由雷山西江迁往九寨台夷,与龙姓女结婚,其子想拢迁清平;卡拢迁虎庄花界;条拢留居台夷,以苗名“拢”音译取龙姓,后人称为“龙女支”,意即与原有龙姓宗支相区别。同期,台江交包交密李氏一支迁入台江台拱街上和台盘大寨以后再分迁,一支迁格冲乌尧,一支迁板溪平寨。熊氏从黄平加巴分出一支迁入巴拉河台石,后分居平寨、开怀黄土屯、寨瓦、小蒿支坪、龙头河李家庄。同治年间,福泉熊氏分出一支迁入炉山枫香坪。
  嘉庆年间,黄平谷陇杨氏一支迁入,分别住大风洞硝山和格河大坝,后分居炉山翁早、后庄和荷花塘。
  道光年间,黄平谷陇青?刘氏一支迁入平良都黎田坝。
  同治年间,黄平满溪王氏分支入平良张家湾。台江交密王氏一支迁入格冲乌尧,其子陆往住乌尧,按苗名音译启用陆姓;王往和董往住青,沿用王姓;然往迁往凯棠龙塘,仍用王姓。剑河翁两翁喜杨氏两兄弟迁入,一支住翁琴;一支住格冲脚里,后分居大苦。丹寨龙井杨氏分迁地午小堡,后分居地午水寨、格冲大苦。黄平杨氏有两支迁入万潮荷花,一支住笔架,后分居炉山下水井;一支住改子,分居陡坡。黄平阳午杨氏分支迁入炉山后庄,分居金银洞。麻江杨氏分支迁入炉山翁早。
汉族融入

  明、清时期,因从军、从政、经商及逃难进入境内的汉人,其本人或后裔,或与当地苗族杂居,或与当地苗族通婚,进而融入苗族者不计其数。

  明洪武年间,夏国公镇远侯顾成(江南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县人)入黔。弘治七年(1494),任香炉山千户所指挥的五世顾良相,因私动官军攻打蒙司失败,为避追责,潜匿开怀,取苗名帮丢(Bangb diel),与苗族联姻而融入苗族。生有四子:熊帮、松帮、右帮和交帮。其后裔分居今凯棠乡凯棠、龙塘、新村、南开、养小,开怀街道的开怀、养朵、蒿支坪,舟溪镇的大中,鸭塘街道的小开怀,凯里城区的金井等,大都沿用顾姓,部分用王、唐、周等姓。
  同期,山东清州府寿光县石帮宪入黔袭总兵官,一品。其后裔据炉山石家坪,散居于湾水鱼良、大风洞都兰的后裔融入苗族,沿用石姓。陕西西安府兰田县居字巷田氏入黔住镇远两路口,清乾隆年间迁入旁海大堡融入苗族,后分居旁海朵基、联拱,洛棉漆树、岩脚,平良大寨,格河及冠英等。江西南昌县潘氏随军入黔,定居于翁琴,融入苗族。其后裔分居于翁项旧寨、平寨、火烧寨、芦笙堂,虎庄柿花树、瓦窑,万潮老鸦山,三棵树南花,鸭塘牛角坡,炉山水沟、上堡、下堡、响水岩、岩脚、烂泥沟、后山、甘坝,大风洞后坝和白腊等。
  明嘉靖年间,湖南补锅匠杨氏到凯棠补锅谋生,遗子委托张氏(苗族)抚养,后融入苗族。其后裔分居凯棠阳开、虎报、芦笙堂、白岩脚(别书鲁)、枫香、干养下、阳条勇、干炸书、梅香,旁海屯上、卡房、李条金、王刀、两河、大风坳,翁项翁省、地午小堡,洛棉马道,炉山水沟等。

  清康熙年间,江西抚州府金溪县熊氏随军入黔,定居虎庄平茶屯上,融入苗族,其后裔分居干塘。同期,江西人黄荣礼入黔补锅谋生,定居排乐而融入苗族,其后裔分居小排乐、季刀、高坡、摆底,沿用黄姓。湖南新晃县龙溪口潘氏迁入挂丁脚高,融入苗族。咸同农民起义失败后,为避养蒿潘氏株连,改用罗姓和许姓,迁入翁项旧寨的沿用潘姓。咸丰、同治年间,湖南永州府罗氏随军入黔,与翁项水珠苗族联姻融入苗族。其后裔分居凯棠白水洞的耶有和别格。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苗族和各兄弟民族和睦相处,形成了凯里市“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大团结局面,各地进入凯里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与苗族在与当地苗族的长期相处中,互相通婚的情况十分普遍。而且,依照宪法,子女有选择民族成分的权利,很多人都愿意选择苗族,因而苗族人口增加很多。同时,与古代近代的情况一样,由于长期杂居而融合于苗族的数不胜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秀美黔东南

    秀美黔东南

    板块简介:主要是推广黔东南民族特色、黔东南风景、黔东南美食、黔东南民族风俗等。我们的公众号:xmqdn0855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4219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