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薅 一个悬挂在山壁上的苗寨 养薅苗寨位居三棵树镇的挂丁村,寨子规模不大,但建寨的地势比其它地方的苗寨更陡,因此有人把她称为“悬挂在山壁上的苗寨”。
在挂丁下了车,我们步行进寨,峰回路转处,养薅苗寨便展现在我们面前,“真美啊!”朋友感叹到,因为他不是当地人,苗寨的美无疑对他是新奇的。
放眼望去,远处的山峦柔美起伏,寨边的溪水沿谷流淌,山壁上栋栋青瓦木质吊脚楼依势而建,清晨的阳光挥洒在寨子上,点画出处处金色的光斑,当晨雾渐渐散去,视觉深处的意境便变得更加深邃与悠远起来,赋予了灵魂的浮游升腾,给人一种热情、古朴、温馨的感觉。
路旁的野花清香,秋风掠过林梢发出细碎地声响,无名的鸟儿在竹林繁树间尽情的鸣唱。山村的秋味已浓,田野上的稻子已经收毕,只留下扎成一茏茏的稻草,如肃穆的兵士整齐的列队在田野里。秋后小阳春,田埂上的青草肥实水灵,成为牛儿最佳的美食,成就了“八月水牯像冬瓜”的谚语。空旷的田野是乡村孩子们快乐的游乐场,挽起裤腿,踩进水田里摸螺丝、蚌壳,或是下到清浅的小河水中翻开石头抓螃蟹,捉小鱼小虾……
寨子边,高大的风水树枝叶繁茂,与竹林茅草绵延相连,染出山峰碧绿。一株高大的皂角树下,是一口用青石垛砌成的老水井,一位老人平静地洗着青菜,脸上满是淡定和谦和。裸露的树根上,一个小男孩正在逗自己的小妹妹,小女孩看到有陌生人来,并且把相机镜头对准了她们,羞怯地钻到哥哥的怀抱里低头不敢再看我们了,哥哥则轻轻的安抚惊恐的妹妹,那表情满是:别怕!别怕!不是还有哥哥陪着你吗……
古树、水井,老人、孩子,映衬在吊脚木楼层叠的寨子边,显出大山子民生活的平静来。
进寨是一条水泥路,新近才修的,打扫得很干净,路旁是浓密的芭蕉树,大片大片地簇拥着,向远处延伸开去,让人仿佛走进了遥远的南国,进到寨子中,一栋栋古朴的木楼次弟相连,整齐有序,房子虽是依山势而建,但也不失合理布局,一条条小路或绕过菜园,或穿巷而过,或借道房侧街沿,或顺着屋檐底下,把寨子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维系着整个村子的命运。
苗族人为什么总喜欢把寨子修到那么险要的地方?如果有好事者想要探个究竟,我想他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准确的答案,也许有人会告诉你,修在这样的地方是缘于喜欢,也有人会说修在这样的地方是为了养生。养生!一个多么时尚的字眼!的确,杉木结构的木楼对防止风湿是有着强力功效的。可是,在养薅,我却宁愿相信,为什么要把寨子修到这么陡峭的山壁上,完全是出于对土地的珍惜。因为,据说这个寨子的人平均耕地还不足2分(水田)!但地少人多却并不能阻碍人们把寨子建设得更加漂亮的热情,因为人们对故土是如此的眷恋!
养薅,这个悬挂在山壁上的美丽苗寨,让人留连,引人陶醉。
这里有朴实的村民,让人动情,使人感悟!
他们朴实的故土情怀,已经深深溶入了内心深处,无限绵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