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据统计,全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其中,黔东南州共有民族传统村落276个,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本期带大家走进剑河县南寨镇展留村。
南寨乡展留村座落在清水江北岸半山腰上,东南面是烟波浩渺的仰阿莎湖,与政府驻地隔湖相望,西面是一望无际的层层梯田,北面后山与九龙避暑山庄相连,形成青龙环绕姿势。海拔8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距政府3.5公里,新县城62公里。全村9个村民组,135户,538人,全村无一杂姓,全部姓龙。这里村民善良、热情、好客,是苗族飞歌的故乡;是一个苗族人口聚居的山村和远近闻名的治安模范村,也是我剑河县目前唯一的中国世界物质文化遗产预备目录村寨。 展留村原生态人文自然环境保护完好,保留着原生态的千年古树群。村落四周林木葱茏,绿树成荫,参天古树拔地而起,林内大小不一的天然草坪,仿佛就是为小孩、女青年、妇女分别配备的锡绣绣制场所。有别居一格造型美观的建筑物,一排排木瓦房错落有致,双层吊脚楼更是独具特色,屋内宽敞明亮,清洁舒适。值得一提的是,展留村是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绣传承地之一,苗族妇女流传着千百年的刺绣传统,制作工艺独特、精细、复杂。锡绣作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欧美游客。 展留有着传统而隆重的踩芦笙、苗歌对唱、斗牛、差距鸡、露天交谊舞等活动,吸引了十里八乡的客人。特别是拦路牛角酒迎送宾客仪式,让客人难舍离去。 目前,贵州省世界银行贷款实施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和发展项目(简称世行项目)投入资金700多万元,用于打造展留村,修建了村寨内村步道、人行栈道、风雨桥及入村步道休憩亭、给水管、排水沟、污水处理、、垃圾箱、踩古场、垃圾池、公厕、村寨卫生综合整治、环境绿化、游方场风雨廊、锡绣传承中心、山寨坳休憩廊、文化遗产标识、码头、高位水池、展留民居维护、入村步道、停车场、消防高位水池、消防水池、消防栓,配备消防设备2套。除此之外,还修建了柳富-展留、小广-九龙-白露-展留、展留-码头三条公路。 目前,世行项目已经完成80%,预计2017年将再投入150万元用于展留村环境整治建设,力求将展留村打造建设成为原生态人文自然景观传统旅游村落,建成黔东南东线旅游线路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来源:中国传统村落•黔东南峰会秘书处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url=]写留言 [/ur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