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now 于 2017-12-22 11:29 编辑
孩子哭了就是饿,一哭就喂奶;动不动就觉得孩子缺钙,不管什么症状都想补钙;商家广告,朋友推荐,就敢给孩子吃自己也看不懂的产品……所以要多学习正确的育儿知识,每天多学一点! 这些育儿误区,各位爸爸妈妈,你们有吗? 儿科专家从儿童的饮食、睡眠、排便、听说等方面,在与近700位家长进行交流后,得出尊重孩子,4个字。 很多家长都知道尊重孩子,但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家长并不多,在育儿方面,广大家长存在着不少的误区。那么,什么才是对孩子的尊重?学前儿童的成长教育中,又有什么是需要家长学习和注意的呢?
先给孩子喂饭再自己吃 这样做的家长都是不合格的 刚出生的孩子不会表达感受,有些家长不知道新生儿要怎么进食,一天几次,一次喂多少。专家表示:“对于新生儿,只要饿了就得喂,没有次数限制。但并不是孩子一哭就是饿了。饥饿的早期表现是精力不集中,动作开始增多。如果孩子刚开始很安静,突然间大哭,肯定就是孩子饿了。”而饿了就喂这样的按需哺乳,应该逐渐向按时进食过渡。 如何过渡呢?专家认为,一方面要根据孩子的饥饿情况,另一方面,根据大人的饮食规律逐渐引导孩子,让孩子从被动地接受食物,到主动摄取食物。 “你是不是先给孩子喂饭,再自己吃饭?如果是,你就是不合格的家长。”专家表示,没有平等对待孩子,这就是对孩子的不尊重,但这又不仅仅是尊重的问题,“这会影响孩子学习自主进食,为什么孩子不能跟着大人的吃饭节奏来吃饭呢?我们一走进食堂,就会觉得饿,因为有这个氛围。同样,大人先吃饭,孩子看到后,就会被诱导着也想吃饭,这叫做诱导饥饿,家长需要创造这种氛围,来刺激孩子的参与感,引导孩子主动进食。” 6个月内应坚持母乳喂养 孩子缺的不是钙是维生素D “6月以内的孩子都应该坚持纯母乳喂养,只要吃了一口配方粉,就不算。”专家强调,“我们很多人都被商家洗脑了,尤其是老人,认为如果不吃配方粉,在母乳不够的情况下,孩子可能出现低血糖之类的问题,孩子可能会傻,但这是商家的说法。实际上吃配方粉是最大的纰漏,因为会引起孩子过敏。”
0-6月龄宝宝膳食指南 在补钙问题上,专家认为大众都走入了一个误区。“不要把你不懂的问题都自动理解为孩子缺钙。事实上没有真正缺钙的孩子,孩子缺的是维生素D,它是钙能够被吸收的介质。没有维生素D,吃多少钙也没有用。”
7-24月龄宝宝膳食指南 专家用诊疗故事再次表达对进食安全一直以来的担忧:“有个家长曾经跟我说,她给自家孩子吃一种法国奶粉,吃了很久之后朋友告诉她,这种奶粉得用依云水冲泡。买了水之后又发现她买的是假的。”听到此,家长们都笑了。 “但是在法国,依云水是很便宜的。”崔玉涛说,“很多家长给孩子吃的不管是食品还是补品,说明书连自己都看不懂。听说不错,朋友推荐,就买了。但你看得懂吗?你知道这款产品的文化背景吗?”面对他的提问,家长们表示了沉默。 睡眠时间不能数字化 上厕所方便时不妨带上孩子
各个年龄段孩子睡眠时间 上图中对各个年龄段孩子睡眠时间的数字化规定,专家称之为“数字谎言式的睡眠时间” “每个孩子的睡眠情况都是不同的,不能用具体的数字来规定。孩子睡眠充足就好。”专家说。而睡眠充足的表现有三点:白天精力充沛,情绪好;食欲好;正常饮食下,体重有所增长。 “吃饭可以和孩子一起吃,排便的时候为什么不可以一起呢?” 孩子排便方面,专家认为,家长不厌其烦地问孩子,孩子也会觉得烦,还不如自己上卫生间方便的时候带上孩子,给孩子一个产生便意的氛围,在陪同练习中使孩子排便自然。“有家长会觉得气味不好,这不是很正常的一个生理学习过程吗?气味是孩子感知世界的一个方面,你就让他去感受。” 分离焦虑不仅孩子有 更多的也许是妈妈 爸爸在育儿中的作用
妈妈的分离焦虑也许比宝宝还要强烈。要逐渐增加和孩子分开的时间,让双方都慢慢适应。“有的家长说,自家孩子根本离不了身,一分开就哭。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家长没有做到位。” “孩子发个烧感个冒,妈妈往往不想听爸爸提出的问题,听了生气,但面对医生却愿意说出自己的疏忽。为什么不让爸爸参与到孩子的培养中呢,让他多带带孩子,让他知道带孩子不容易,有助于夫妻间的理解。”专家说。 家长的一些行为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良引导:妈妈在家里大惊小怪时发出的声音可能会刺激到孩子,家里媒介的声音多,人说话的声音少。孩子会积极看闪卡,却忽略看人,能少看电视,却不能少看手机、pad,看卡通、图片多,看自然的东西却少。 王女士是一个一岁多孩子的妈妈,讲座之后她笑着说:“以后要让孩子他爸多带带孩子,我确实有点大包大揽,这样自己也省点心。” “以前我还真是只要孩子一哭就喂,现在知道得有点晚了,不过其他的内容都挺好,比如不要先自己吃饭再喂孩子啊,收获还是很大的!”陈女士是带着孩子来听讲座的,她的孩子两岁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