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美其美从江,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去聆听有清泉闪亮之音乐之称的侗族大歌,领略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原始部…他们以歌舞传承文化,以服饰记载历史,以芦笙渲染生命,以斗牛张扬豪情,巧妙的将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和原貌的历史遗存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古朴的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境内有多姿的花桥、雄浑的鼓楼、靓丽的服饰、缤纷的节日、和谐的大歌……异彩纷呈、多姿多彩,有着极强的诱惑力和感染力。 美美与共
生态牌秀美山川 养心圣地 且看袅袅炊烟升腾,闻沃野清香沁脾,沐徐徐山风,赏揽胜美景,犹如醉入生态美景福地。自然生态保持良好。层层水稻梯田使这里山水风光秀丽;而原生态生活方式更让当地农村民风神秘古朴,被誉为“养心圣地”。
加榜梯田自然美景 莫晓树 摄
唯美生态 如画梯田 刘朝富
醉美梯田在从江 张琪 摄
水稻绿油油,梯田美如画 吴德军 摄
醉美梯田在从江 张琪 摄
梯田云海似仙境 莫晓树 摄
加榜梯田自然美景 莫晓树 摄
加榜梯田雾景 吴德军 摄
从江加榜梯田 刘朝富 摄
从江县高增乡日出美景 吴德军 摄
金秋苗寨稻熟美如画 吴德军 摄
从江架里 杨通富 摄
平正村三百河美景 吴德军 摄
四联村荷花盛开 张琪 摄
水稻梯田美如画 吴德军 摄
下尧村山里流淌的溪水 刘朝富 摄
下尧山环水绕 刘朝富 摄
高增乡“稻鱼鸭”生态系统 吴德军 摄
民族牌七星侗寨 神秘从江
薄雾笼罩中,岜沙青年已经扛起了自制火枪,钻进丛林中,练习打靶;后山山坡里,100多米高的秋千上,传来侗家情侣的欢笑声。夕阳西下,小黄村寨里,孩子们围坐在老人旁边,张开稚嫩的嗓音,跟着老师逐字逐句地学习大歌;饭桌上,有着“苗家啤酒”之称的血红已经准备好,为人们解去疲乏。“七星侗寨”延续着他们已经传承了上百年的“七个一”传统,各个民族找到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 非遗项目《锦鸡舞》 吴德军 摄
岜沙镰刀剃头展示 吴德军 摄
“非遗文化”侗族大歌 梁光源 摄
对石盟誓仪式 张琪 摄
对石盟誓—寨佬祭祀 张琪 摄
侗族同胞赛芦笙 吴德军 摄
马鞍苗寨闹鱼节 吴德军 摄
黔桂42头斗牛竞技 吴德军 摄
“吃相思”节 梁光源 摄
热情的侗民齐唱侗歌《拦路歌》 何辉宇 摄
侗族同胞们身着盛装庆丰收 梁光源 摄
侗族少女 张晖 摄
侗女与荷花 张琪 摄
侗寨新米节荡秋千过七夕 吴德军 摄
壮族非遗“祭祀” 刘朝富 摄
壮族族人祭祖 刘朝富 摄
联寨祭祀仪式上鸣枪祛邪镇寨 张琪 摄
乡村牌稻作文化 诗画田园 静谧的山村,金黄的禾晾,高耸的鼓楼,潺潺溪流,粉红的野菊花……除了一派喜悦,处处风景迷人。从江坐拥加榜梯田,气势雄伟,环境清幽;壮美禾木,苗家木屋;一曲芦笙回荡,起伏多变,勾勒出一幅赏心悦目的田园之美,不知成为多少人的迦南之野。
加榜乡 刘朝富 摄
加勉乡羊达一带 吴德军 摄
都柳江畔的渔家 张琪 摄
从江村寨 刘朝富 摄
春之梯田 刘朝富 摄
金秋苗寨 吴德军 摄
侗族鼓楼 何辉宇 摄
下尧村 刘朝富 摄
从江禾凉 张晖 摄
加榜乡田里摘糯稻 刘朝富 摄
丰收时节 刘朝富 摄
稻穗飘香 刘朝富 摄
芦笙队吹起丰收之歌 张琪 摄
下尧村竹伐之乐 刘朝富 摄
壮乡“嬉水” 梁光源 摄
下尧村壮族 《舌尖上的中国 》拍摄地 刘朝富 摄
延伸
一从江有“七张名 片”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 中国侗族大歌之乡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香猪之乡 中国优质椪柑之乡 全国双拥模范县 贵州长寿之乡 一从江的“七个香” 香 猪 
香 牛 
香 羊 
香 鸡 
香 鸭 
香 辣 
香 禾
一从江的“七个一” 即: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七个一” 中国侗族大歌之乡 —— 小黄侗寨(一首歌) (侗族大歌 潘光晨 摄) 近年来,小黄侗族大歌享誉海内外,1996年4名小黄姑娘随中国民间艺术团赴法国演出,轰动了艺术之都巴黎,被世界音乐专家誉为“清泉闪光之音乐”,并受到了法国外长夫人的接见。如今,侗族大歌唱响了世界,蜚声世界各地。  (小黄千人侗族大歌 张琪 摄)
世界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 岜沙苗寨(一支枪) (芦笙舞 张琪 摄)
岜沙苗寨——位于从江县7.5公里处,他们生活在山坳上密林里,习性古老,岜沙男人自古身着无领右开衽铜扣青衣,直筒大管裤,头留发髻,肩扛鸟枪,腰佩砍刀。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折短裙,扎绑腿。因其质朴的生态观以及婚礼、祭拜、丧葬等风俗十分罕见和神秘,被誉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苗族文化“活化石”和“生态博物馆”, “贵州最具魅力村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增冲鼓楼(一座楼) 
(国宝增冲鼓楼 翟向东 摄) 增冲侗寨位于从江县西北部,建于清代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目前是侗族鼓楼保承最全,是侗族人民掌握木构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作。 全楼占地115平方米,高2 6米,11层重檐,双层宝顶,杉木结构,枋穿斗连,不用一钉一铆.顶部两层为八角伞顶宝塔楼冠。最顶部嵌有陶瓷宝珠尖顶,直插云霄。顶阁下面各层梁上钉有橡皮,并用大小羊桃藤捶烂与石灰拌合架瓦,十分牢固。檐阁下画有龙、凤、鱼、蟹、虾等动物图案,美丽壮观。
中国人口与生育文化第一村 —— 占里侗寨(一棵草) 
相传在美丽的占里村, 有一个近乎神话的秘密隐藏在里面,那就是“换花草”,用此种草药能平衡胎儿的性别。 占里人创造了建国来两项令世人惊叹的零记录:一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几近为零;二是几乎每个家庭的孩子均为一男一女,能知道“换花草”配方的只有“药师”和她的传人。“药师”通常是单传,且传女不传男。 农耕文化博物馆、国家梯田公园 —— 加榜梯田(一片田) (从江加榜梯田 张成武 摄)
(座落在梯田中间的加车村 张琪 摄)
(梯田 杨仪波 摄) 稻鱼鸭系统基地,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的之一。
世界三大洗浴文化、健身之道 —— 瑶族药浴(一副药) (藏在竹林深处的瑶浴之乡 张琪 摄)
(洗药浴 张琪 摄) 从江瑶浴是贵州省黔东南从江县当地瑶族人民的一种养生瑶浴。在医学界瑶族的瑶浴具有神奇的功效,此种瑶浴,可以治疗妇科病,皮肤病等等皮肤系列的顽固疾病,达到养生作用,到目前为此在治疗皮肤疾病方面享誉中外
侗、瑶、壮族待客之道 —— 打油茶 (一碗茶) 油炸阴米
油果
油茶必须的佐料 打油茶是从江地区侗族、瑶族、壮族特有的一种饮食习惯。当地汉话称之打油茶。其主要原料是“阴米”,食用时配有野菜,猪肝、粉肠、玉米、花生等,再泡上当地茶水,一次唱上两三碗,提神解疲,是当地侗、瑶、壮第二主食。
一从江的”七星侗寨“ 美食侗寨——銮里 (白切香猪肉 张琪 摄)
(烤香猪 张琪 摄)
(烤鱼) (香糯 张琪 摄)
斗牛侗寨——银良 (侗族斗牛 杨通荣 摄) 水磨侗寨——平求
(水车 杨通荣 摄)
(水磨 杨通荣 )
巧手侗寨——高增 (冬季里的婚礼 杨通荣)
(礼品 杨通荣) 相思侗寨——岜扒 (侗寨吃相思 张琪 摄)
(送客时 张琪 摄)
先知侗寨——占里 (对石盟誓 张琪 摄)
(对石盟誓青年男女 张琪 摄)
大歌侗寨——小黄
(小黄村孩童 张琪 摄)
(芦笙 张琪 摄)
(小黄村的人们 张琪 摄) (来源:贵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