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昨天晚上,刚把孩子哄睡着,正准备好好享受抱着柔软宝贝睡觉的静谧时光时,手机突然开始震动。
我心里冒着火,拿起电话,一看是好友佳佳打来的,接起来刚想骂她一顿,就听到了电话那头抽抽搭搭的哭泣声。
一番询问之后,我才知道,原来快过年了,两口子又因为回谁家过年起了争执。
佳佳和老公都是远离家乡在外拼搏,相较于婆婆家,娘家离他们的小家更近一些。
新婚之后的第一年,佳佳毫不犹豫地跟着老公回了老家。
第二年,佳佳怀孕了,正是行动不便的时候,所以婆家娘家两边都没回,两口子在自己的小窝里过春节。
第三年,孩子出生了,闺蜜不忍心让宝宝经历舟车劳顿的颠簸,于是回老家过年的计划又作废。
今年,宝宝快两岁了。佳佳老公说,家里的老人都没怎么见过孙子,也没有享受过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今年,无论如何,都得回老家。
佳佳不同意,一来婆婆家实在是太远,无论是开车还是坐火车,都得一天一夜,宝宝那么小,身体怎么能吃得消呢?二来,自己娘家人也没怎么亲亲抱抱过外孙,就算是回家过年,也得回娘家,起码路上不会太辛苦。
两个人各持己见,谁也不退让。丈夫一气之下摔门而去,只留下一句:这个春节,索性别过了!
佳佳哭着跟我说:
“他一个大男人,整天跟个甩手掌柜一样,孩子的尿布都没有换过,知道照料一个孩子的饮食起居有多复杂吗?知道回家过一次年是个多么庞大的工程吗?他老家那么远,他到底有没有想过怎么回去这个问题?”
2
佳佳说的这些,我非常感同身受,因为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不回老家吧,老人不开心,老公不理解,好好的一个春节过得是乌烟瘴气;回老家吧,光在路上就是半天或一天,孩子水土不服怎么办,孩子怕生又怎么办……想想就揪心。
其实我们也很想回家过一个团圆年,只是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很多在异乡打拼的新手爸爸妈妈们也一样,既想回家和父母团团圆圆,又担心宝宝身体吃不消。
为了让全家人能够一起轻松地过个年,为了让宝宝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改变,我就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给回家过年的爸爸妈妈们准备了几条建议,做个参考。
◇ 提前告诉宝宝出行计划 在出发前几天,妈妈就可以告诉宝宝即将到来的出行,让宝宝能有个心理准备。不要以为不会说话的孩子,就听不懂你说的话。他们是可以感知到的,只是还表达不了。耐心地和他们解释,能减少宝宝对未知的恐惧和抵触。
◇ 带足需要的东西
带上应对天气变化的衣物,特别是南北奔波的父母,一定要关注气温的变化,给孩子准备好足够应对的衣物。当然,还少不了奶瓶、奶粉、纸尿裤等生活用品。
有一位妈妈就总结了一份回老家过年的清单:
除此之外,还要带上宝宝最喜欢的玩具,或者下载一部宝宝最喜欢的动画片,这样在回家的路上,尤其是坐火车的时候,宝宝就会减少大哭大闹的频率了。
还可以带上宝宝平时睡觉用的小被子,吃饭用的碗、小勺子,每天不离手的玩具等,有这些熟悉的物品陪伴,能帮助他在新的环境里尽快建立安全感,缓解焦虑。
◇ 老家房间布置成熟悉的样子
如果条件允许,妈妈可以把老家的房间尽量布置的和家里一样,比如在床头柜上摆上他喜欢的玩具,床上放他平时睡的床单和毯子。还有,宝宝睡觉的位置在妈妈的哪一侧,是否靠窗等,都需要注意。
通过熟悉的物品摆放,尽量减少宝宝的陌生感,以缓解他的焦虑和不安。
◇ 保持宝宝的作息时间不变 春节,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作息时间可能会和平时不大一样。妈妈要尽可能地保持宝宝的作息习惯不变,比如吃饭时间、洗澡时间、睡觉时间等。
规律的作息能给宝宝带来安全感,让宝宝每天按时睡觉,得到充分的休息,也可以避免过度劳累影响宝宝的心情。
◇ 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慌张
很多宝宝会因为水土不服而产生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问题,所以宝宝到新环境后,最好以清淡、细软的饮食为主,之后每一顿添加一样新的食物,让宝宝慢慢适应,注意补水。
过春节嘛,免不了放鞭炮热闹热闹,如果宝宝在睡梦中被鞭炮惊醒大哭大闹怎么办?为了防止宝宝被鞭炮吓醒,睡觉时可以裹上襁褓,播放背景音乐、催眠曲。最好给宝宝准备一些纯棉舒适的睡衣,以确保他们可以睡得安稳。
最好有人守着宝宝,如果宝宝受到惊吓,要及时搂压、安抚。
对回老家过年这事,妈妈们有什么建议或独有的妙招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