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微信新闻】] 施秉昨天人山人海,是因为这里出现了很多条“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5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8年2月24日(正月初九)晚间八点,在施秉县水舞云台音乐喷泉广场,随着祭龙仪式的开始,施秉2018年春节龙灯会正式拉开序幕。也就是说,可以开始玩龙了,从初九开始,一直玩到正月十五,直至化龙。

昨晚的祭龙仪式,鼓声雷鸣,炮火连天,百龙飞腾。在祭龙仪式结束后,各个龙灯队伍开始了精彩的展演。看看这热闹的景象,和谐的氛围。如果昨晚因为人太多你没能好好看,那么就来欣赏这波美图吧!

延伸阅读
每年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九至十五日,施秉县群众都会以玩龙灯的形式来欢度春节。
同样的,今年除夕刚过,施秉县的中沙社区龙灯会、城东社区龙灯会、河滨社区龙灯会等共十个社区龙灯会纷纷动员,开始组织龙灯事宜。各社区里,上自白发老者,下至天真幼童都加入到了龙灯制作队伍,感受着龙灯带来的快乐。
施秉的龙灯分为亮龙和草把龙两种。人们以竹子、树木、纸张、布匹等为原材料,编扎亮龙。用稻草、木棒、竹条、柏树枝等编扎草把龙。此外还有鱼虾灯、花灯等。
与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用布匹和塑料制作成的龙相比,施秉的龙灯更环保,更自然,更神秘。
正月初九入夜,所有龙灯集中请神祭祀之后,各社区龙灯队就开始举着龙灯在大街上游行展示。除了龙灯之外,各街道社区还精心组织花灯队伍走在龙灯之前沿街展演。

挑花篮、扎故事、踩高跷、演民俗、表演少数民族歌舞等等,集中地展现了千百年来当地传统农耕文化的优秀传承,也较好地呈现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表达了当地民风的传统和淳朴,更体现了社会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龙灯、花灯所到之处人山人海,其他“无灯”之处地方则万人空巷。
时至正月十三,龙灯会进入到“接龙”阶段。“接龙”是指群众将龙灯请到自家院里或指定开阔处,待龙灯队员将龙灯舞动起来以后,燃放嘘花和鞭炮撒向龙灯,以祈求新年吉祥平安,幸福富足。

接龙时,用来“炸龙”的各种烟花爆竹在黑夜中流光溢彩,火树银花,龙灯在烟雾和光彩中闪转腾挪,首尾各现,仿佛真龙降临。观众在感受吉祥欢庆的同时,又陶醉在如梦似幻的舞龙场中。
同时,舞龙者随时都伴随密集的烟花和爆竹,因此施秉龙灯又被外来游人称为“最勇敢的春节民俗”。而此时,四处响起的烟花爆竹和铿锵的龙灯锣鼓将整个施秉的春节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十五日夜的“化龙”是每年龙灯会的结束仪式。各队伍将龙灯抬举到指定位置,一番祭祀之后,点燃龙灯,让它们“升天”或“入海”。

施秉的春节龙灯庆典活动古已有之。据记载,自明朝永乐年间朝廷派遣大量军队进驻西南屯田以来,江南汉民族文化亦随之进驻贵州。

渐渐地,这些文化现象在各地落地生根。施秉龙灯便由此而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外来”的龙灯文化已深受当地自然和人文元素的浸染,打上了当地的烙印,成为既有民族共性有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形式,从而龙灯也成为了最具施秉文化特色的形象代表。
施秉龙灯既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庆祝丰收,欢度佳节,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朴素愿望,也体现了施秉人民的民族认同和文化归宿。
(来源:世遗施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黔东南微讯

    黔东南微讯

    板块简介:黔东南微讯让您及时了解黔东南各大事微情,新闻资讯,爱心公益及商家服务信息等。我们的公众号:qdnvxw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11920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