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大家都喜欢吧?!反正小编一听到大闸蟹都会流口水。话说不论蟹的品种、大小、养殖,咱们国内就属阳澄湖大闸蟹最为出名了。 但是!小编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咱们不用再羡慕阳澄湖的吃货了,因为咱们黔东南的三穗县就有一个大型生态大闸蟹养殖基地,悄悄的藏在了大山里。而65000只中华绒螯蟹的蟹苗已经下水了,待到金秋10月,大闸蟹长成,咱们黔东南的朋友们就有口福了! 三穗县八弓镇芭蕉村的大闸蟹养殖基地,建立在一个青山绿水的地方,四面环山临水风景良好,一走进小编便被美丽的风景所吸引。这些围着白色塑料的塘子就是咱们大闸蟹的养殖基地了,一共有60亩,而今年是第一次放蟹苗~
快看!蟹苗来啦~原来这就是蟹苗啊,瞧这些一个一个挤在一起的小螃蟹。 据了解,今年的这批蟹苗是经过二十多个小时运到黔东南的,为了保持蟹苗的水分,车厢内不仅没有开空调,还得放许多冰块降温。 放苗仪式正式开始了,放苗是非常有讲究的,为了让蟹苗们先熟悉芭蕉村的水质,这些远道而来的小蟹苗们,首先要先过几次水,就是把它们放下浸入水中后又提起来,就这样反复三次过后,我们才可解开网袋把它们放入池内。这次放苗约65000只,等到今年10月份国庆节到来之际,这些蟹苗宝宝就可长成三两至半斤重的大闸蟹啦!到时候国庆长假就去吃大闸蟹吧!假期与美食最配了~ 据贵州秋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永杰介绍,三穗县八弓镇芭蕉村的大闸蟹养殖产业最早由政府、招商局作为扶贫项目引进,秋沐公司做主要规划,当时,他们第一次来到这里时发现,芭蕉村的养殖环境跟重庆武隆有点相似,有山有水,比较适合养殖中高端大闸蟹。要知道,国内螃蟹养殖基地虽多,但是中高端的大闸蟹养殖很少,市面上很多的大闸蟹养殖都是用饲料喂养的,秋沐公司的大闸蟹养殖跟阳澄湖的养殖模式有些类似,但又有所不同,大闸蟹属于生态养殖,这对蟹的品质以及生长环境等要求很高,于是公司采用了传统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不喂一粒饲料,而是用玉米等食物喂养,并且养殖用水全是芭蕉村的山泉水,水体PH值、矿物质都十分适合蟹的生长。
那么深山养蟹,是真的靠谱吗? 三穗县农业局水产站的站长王堂东表示很靠谱:“深山大闸蟹养殖,前几年在黔东南就曾出现过,根据各方面的检测显示,黔东南很多地方,包括芭蕉村的生态环境都挺适合养殖大闸蟹,养殖基地先期落户芭蕉村也是经过了多方考察。在芭蕉村开展大闸蟹养殖有不少好处,一是投资周期短;二是养殖时间短;三是经济效益高。为当地农村脱贫找到了一条适合的道路。” 三穗县八弓镇芭蕉村的村主任、山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冷佐炳说道:“芭蕉村共有361户1100多人,其中贫困户有107户400多人,自从大闸蟹养殖引进后,对村里的贫困户进行了全覆盖,主要采取几种方式:一是土地入伙分红。村里组成了山花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每年都可以在合作社领到分红。二是财政扶贫资金,属于保底分红,量化到贫困户身上。三是在合作社务工。在大闸蟹养殖投入中,当地百姓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都希望今年丰产后,到年底扩大养殖,大闸蟹养殖越做越好。”
在大闸蟹的养殖基地,小编看到不少当地的贫困户在此务工、放苗、撒食,现场一片忙碌的景象。 村民朱方炳说:“我很看好大闸蟹养殖项目,在这之前,我是种水稻的,一亩地一年只能产一千多斤谷子,现在一亩地大概产八千只大闸蟹,经济效益比之前强了很多倍。除了土地入股的方式,我们还可以来这里务工,一天的工资是70元,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而执行董事徐永杰表示在市场方面他很有自信,大闸蟹主要销往贵阳、黔东南等地,随着省内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顾客可以靠自驾游来芭蕉村体验式消费,也可通过互联网预售或电商邮寄。如今这只是第一期的规划,如果今年养殖成功,有了经验,明年会扩大养殖、扩大经营。
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呢?就让咱们静静地等到金秋十月,等到咱们自己本地的山泉水大闸蟹养成,然后来一场全蟹大宴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