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江畔,廻龙山上,青松苍翠,英魂安睡。
“大哥,总算找到你了。终于完成了母亲的遗愿。”4月3日,在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烈士陵园倪光强烈士墓碑前,一对头发发白的老人,眼睛湿润,对着墓碑,诉说着多年来的情思。
这对老人,是参加西进贵州解放锦屏、于1950年在锦屏县城与叛匪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倪光强的弟弟倪仁红和弟媳吴风娇。夫妇俩从专程从江西省东乡区余江县百迢迢赶来贵州锦屏,来看望他们长眠于此的亲哥哥的。 “我们家8兄妹,除了大哥和大姐外,其他的都还健在,而且已经发展到孙子辈了。”倪仁红说,虽然家里人丁兴旺,但是大哥的墓没有找到,一直是他和妻子心中的痛,他们一直安不下心来。
倪光强19岁离开家参加革命,今年已经71岁的倪仁红那时还是个两三岁的孩子。倪仁红说他对大哥倪光强基本上没什么印象。“只是父亲、母亲自从大哥走后,天天念叨他。母亲看到大哥的遗物,常常以泪洗面,眼睛哭瞎了,声音也哭哑了。她去世的时候嘱咐我一定要找到大哥的墓,一定要去那里挂青。”找到大哥倪光强的墓,不仅仅是母亲的遗愿,也更是倪仁红夫妇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和伤痛。 仅有的信息是大哥跟着部队到贵州打解放去了,贵州那么大,怎么找?更让寻亲难上加难的是大哥倪光强原来在家的名字叫倪光红,参军后改成了倪光强。所以一查再查均是“查无此人”。
“那时候条件不好,我们村去镇里28里路,去县里有60里路,去一趟太难了。”吴风娇说。多年来,为了生计,倪仁红夫妇常年在浙江义务打工。但打工期间他们也没有放弃寻找大哥,多方打听线索。每次一回老家,便去四处询问消息。因信息的不对称,始终无果。 事情的转机是在去年的五一,倪仁红的儿子经多方打听,并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到东乡区民政局比对信息,终于认定了倪光强就是他的伯父倪光红,并顺利地找到了伯父具体的安葬地点。
4月1日,年已七旬的倪仁红夫妇从江西省东乡区余江县,坐汽车、转火车、再转汽车,花了一天时间,才到贵州省锦屏县。而这一趟,还是贵州籍的孙媳妇给画了“线路图”才顺利到达目的地。
由于路途未知而遥远,加之两人年事已高,倪仁红的儿女们曾劝他们不要来,老两口说:“好不容易找到了,再怎么困难都要去。 “亲眼看到大哥的墓了,这下安心了。”倪仁红说,回去后一定要去母亲坟前跟她汇报,并把拍到的照片给母亲看,让她在九泉之下安息。倪仁红夫妇表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生之年还要带儿女来看望大哥。 (龙柳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