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职业千千万,但有一种职业它的制服世界各国几乎完全相同,这就是护士服,今天是5.12国际护士节,我们就来看一看世界上的护士服为什么都大同小异。 18世纪以前 18世纪以前,从事护理工作的主要是僧侣、修女,或者一些地位低下的妇女。穿护士服也并不是出于卫生的目的,护士穿的大袍子其实是修女服的延续。  南丁格尔的年代 南丁格尔时期护士并不是一种职业,仅仅是一种宗教行为,她们的服装也仅仅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服饰,只是在裙子外搭上了一件围裙。  世界第一所护士学校诞生 1860年6月24日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在美国诞生,正式建立了护理教育制度,从此护士成为一种正式职业,护士服也成为了这个职业的符号,有领子的格子衬衫,外加一条前面交叉的围裙,很多护理小器械随身携带并挂在腰间,还有一顶帽子,别在秀发间;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南丁格尔将防护理念融入到了护理服装中,那个时候发热的患者较多,护理不仅仅要服务于患者,更要注意个人自身的防护,护士服的特点除了脸和手,全身上上下下不得暴露,并冠名为“发热防护服”。  1890年前后 在 1890 年前后的美国,护士服的袖子变短了,但外面还是配一条有交叉设计的围裙,有的交叉在前面,有的则在背后。  二十世纪初 20 世纪初,护士服仍然带有修女的着装色彩,但她们所戴的面纱已经不是延续修女的习惯,而真的是出于卫生的考虑:为了防止长发落下,需要把头发高高束成一个髻。  20 世纪的头十年,围裙式的护士服穿起来像女仆,某些护士帽的设计使得其 “女仆装” 的特点更加明显。幸好,臂章显示了她们的职业,还能体现等级——初级护士的臂章是浅色的,而高级护士则为黑色。  一战期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部队的随军护士依然戴着修女式的头饰,覆盖了整个头颈,垂至肩膀。额头和臂章上都有红十字标志,很容易识别。由于极端天气,白色的护士服外还罩有一件厚厚的大衣。这款式大家应该不陌生,很多反映一战的电影都有这样的剧服。  一战期间澳大利亚军队护士的制服是一件长袖的橄榄绿大衣,金光闪闪的纽扣从颈部一直到腹部。腰间束有皮带,以确保大衣贴身,外加一条红色的斗篷,身材高大的女性穿起来,不像护士,倒像女保镖。  1920至1936 1920 年代,美国爱荷华大学附属医院发明了 “玛芬帽” ,后来,玛芬帽又被 “手帕帽”给取代,因为后者更容易清洗、制作和运输,而且相比只能盖住头顶发髻的玛芬帽,手帕帽可以罩住整个头部。   1936 年,南丁格尔去世 11 年之后,护士帽开始变得千奇百怪,几乎每所护士学校都设计了自己的 “校帽”。这个时期大多数护士帽都很小,更像是一件配饰,是护士职业的象征。  二战期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红十字会在美国展开了大规模、公开性的征召护士工作。这是一张二战期间红十字会在美国的招募宣传海报,画中的护士身披军袄,帽子与前胸都有红十字的标记,眼神充满怜悯,浑身散发着圣母般的光辉。  护士服的“黄金时代” 护士服的 “黄金时代” 始于 1950年,护理业越来越普及。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服装工业迅速发展,护士服的短袖取代了长袖,袖口、领口、腰带、纽扣,以及口袋的设计,兼具美观和功能。不过,比起外形时髦的护士服,简洁大方的款式更受欢迎。  1960至1970年代 1960 和 1970 年代,护士服的领口 “打开了”,其中以 “彼得潘式”的小翻领最为盛行。这个时期护士服腰带的纽扣被移到前面,整体裁剪更加合身,还出现了一次性的护士帽。  今天,护士服的款式变得更多了,除了传统的,洗手衣成了更多护士的新选项,特别是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穿着洗手衣能让护士工作更高效和舒适。由于它的中性设计,女护士和男护士都能穿,多种款式的洗手衣让护士服显得既时尚又有趣。  而在国内,护士们更多穿着传统护士服,简单干净温婉  护士服的历史其实就是护理学的一部发展史,穿上护士服,职业荣誉感自然油然而生。
(来源:动静贵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