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很多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而且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对孩子灌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的观点,大多数父母都认为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如果孩子对于做家务抗拒该怎么办? 1.设立奖惩制度,日常家务合理分配 对于抗拒做家务的孩子,家长们可以适当地采取强制性态度,设立奖惩制度,规定每个人一天至少要做多少家务,如果没有完成,就实施相应的惩罚,如果超额完成,就奖励。不过在这里要提示大家,惩罚应该尽量轻一些,比如做仰卧起坐、少看一个小时的动画片等,而奖励应该多一些,毕竟孩子不是大人,过量的惩罚或过少的奖励都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很容易让孩子疲于应付,无法真正“get”到做家务带来的好处。 2.平时强调孩子的家庭地位,让孩子树立主人翁精神 这里的家庭地位不是网上流行的家庭成员排序,而是告知孩子他是家庭的一份子,要自觉地或像爸爸妈妈一样承担家庭劳动,告诉孩子他也是家里的小主人。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要让孩子感受到被爸爸妈妈像对待一个大人一样尊重,但也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能力,这样才不至于小小肩膀上承担太重的责任,总之要适度。 3.鼓励孩子每一个第一次,并自觉放权 比如,孩子第一次会洗袜子了,鼓励他,下次袜子脏了的时候再次鼓励,并“放权”让他自己洗。又比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择菜,不管做得好不好,鼓励他,下次做饭前就算不需要孩子择菜也要问一问孩子愿不愿意择菜,可以这样说,“宝贝,上次你帮妈妈择菜择得特别干净,这次你有时间帮妈妈择菜吗?”
那么,孩子几岁做家务比较合适?每次可以做多久呢? 其实,当孩子两三岁时就可以在爸妈的陪伴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如:擦桌子、洗菜、把自己的玩具摆放整齐等,而这时的孩子只是把做家务当做一件好玩的事情,不宜让孩子做太长时间,不然孩子容易厌倦。 当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妈妈应当放手让孩子独立做更多事情,如:整理自己的书包、整理要洗和要穿的衣物、打扫房间、收拾碗筷、独自准备上学要用的物品、帮爸爸妈妈买日常用品等,这时的孩子接触的人、要做的事(作业、游戏)等更多了,可以按照孩子的空余时间来决定做家务的时间,但不能安排过满,因为孩子现在有了更多自己的事情要做。 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分配给他更加有难度、有重量的工作了,这里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身心发育程度来合理分配,而时间上的分配最好集中在周六周日,就像前面所说,孩子有自己的事要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