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君柏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凯里人论坛— 黔东南最聚人气互动交流社区

搜索

[【微信新闻】] 好消息!文化遗产锦屏文书有了“护身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3-2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论坛新闻发布 于 2019-3-2 16:34 编辑


2月28日上午,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召开颁布施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文书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州人大常委会部分成员、相关单位负责人、各县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及省、州级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微信图片_20190302152102.jpg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文书保护条例》已经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于2018年8月30日通过,贵州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18年11月29日批准,于2019年3月1日起施行。

微信图片_20190302152105.jpg
锦屏文书
锦屏文书是指黔东南州境内以锦屏为代表的清水江、都柳江和氵舞  阳河流域的苗、侗等各族人民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形成,反映林业生产力与生关系以及民间习俗、生态环保、区域经济、民俗文化、社会变化的历史记录。锦屏文书种类多,内容丰富,包括各类山林、田地、房屋、宅基地权属买卖以及林木植造、管护、经营等契约,山林土地权属纠纷诉讼、调解裁决文书,家庭收支登记簿册,乡村民俗文化记录,官府文件,村规民约,族谱等。《条例》的制定出台,对保护“锦屏文书”文化遗产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
微信图片_20190302152108.jpg

微信图片_20190302152110.jpg
文化遗产
锦屏文书是与徽州文书和水书齐名的文化遗产。它是我国现今保存最完整、最系统、最集中的历史文献和珍贵民间文书之一,它的发现,填补了少数民族地区缺少封建契约文书的空白和缺少反映林业生产关系的历史文献的空白,也填补了苗、侗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经济交往中缺少文字记载和法律史的空白。它主要记载了500多年来苗、侗族人民与汉族人民的农林生产和贸易交往,体现了苗、侗族人民早已具有运用“契约”保护自己经济利益的意识,集中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清水江中下游地区林业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经济制度的变迁,对研究民族经济贸易、民族经济法学具有极高的借鉴价值,对当今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林木植造管护、生态建设等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锦屏文书还是研究人类学、经济学、历史学、法学、生态学、档案学、社会学等的重要史料。
微信图片_20190302152114.jpg

《条例》的实施,是依法行政保护的需要,“文书”年代久远,不易保存,保存不规范容易造成破坏和损失,在广泛开展文书研究的过程中需要得到更加合理规范的保护。它对社会管理制度的创新,对市场经济发展和林权制度改革,对民族地区法制建设以及对构建友好团结的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杉乡锦屏 黔东南微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黔东南微讯

    黔东南微讯

    板块简介:黔东南微讯让您及时了解黔东南各大事微情,新闻资讯,爱心公益及商家服务信息等。我们的公众号:qdnvxw

  • 今日主题: 0/全部主题: 11920
  •  发布规则

     热点图文

     最新主题

    客服电话

    4008558597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六 8:00-17:30

    客服QQ点击咨询
    关注我们
    凯里人论坛微信公众号(Kailiren168)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D盾

    发表新帖 客服
    微信
    nihao163k

    微信公众号

    微信二维码
    关注身边发生的最新资讯

    客户端

    客户端

    客户端二维码
    扫码立即安装至手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