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政策 7.农村危房改造对象身份怎样认定?
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份识别以扶贫部门认定为准,低保户和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身份识别以民政部门认定为准,贫困残疾人家庭身份识别应由残联商扶贫或民政部门联合认定为准。
8.农村危房的等级如何划分?
农村危房的危险状态划分为一、二、三级。 (1)一级:整体危险,需要拆除重新建设; (2)二级:局部危险,仅对局部构件进行更换、维修,即可恢复正常使用功能; (3)三级:有危险点,仅需要更换个别构件或轻微维修,即可恢复正常使用功能。
9.农村危房改造方式有哪些?
答:(1)危房改造优先选择加固方式,二、三级危房必须采取维修加固方式实施改造。 (2)新建住房面积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要求执行,有条件的可为将来发展预留空间和接口。 (3)新建住房的农户,必须自行拆除原危房。
10.农村危房改造面积标准是什么?
按农村危房改造政策规定,农危改新建房屋建筑面积实行上下限控制,4类重点对象改造房屋的建筑面积原则上1至3人户控制在40-60平米以内,且1人户不低于20平米、2人户不低于30平米、3人户不低于40平米;3人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18平米,不得低于13平米。对于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需要社保政策兜底脱贫的特困户,改造房屋面积按下限标准控制。
11.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出时住房应满足哪些基本质量要求?
建档立卡贫困户退出时住房应满足以下基本质量要求:选址安全,地基坚实;基础牢靠,结构稳定,强度满足要求;抗震构造措施齐全、符合规定;围护结构和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建筑材料质量合格。
12.农村危房“三改”有什么要求?
改厨:厨房改造按使用面积不低于5平方米(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3)低值取定)设置在户内考虑。改造内容:改灶,即改用节能灶具;改台,即砌筑灶台、案台;改管,即将电线、燃气管线等进行固定、归整;改水,即改造上下水管道、储水池、洗菜池等设施,做好厨房排水与村寨排污系统的连接。改造做法:地面水泥砂浆清光,墙面、天棚抹水泥砂浆及刷白,砖砌灶台、案台,安装洗菜池、上下水系统,照明线路穿管敷设等。
改厕:厕所改造按使用面积不低于2.25平方米(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3)低值取定)在户外新建考虑。改造内容:新建高度为2.5米的厕所,新建三格化粪池,设置洗脸盆、便池、冲洗设备。化粪池执行《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19379-2012)。粪水、生活污水分流。禁止在水体周边建设厕所或将粪液直接排入鱼塘、河流及水库等,防止生活水源、水质被污染。
严防渗漏污染和粪便裸露,定期清渣。改造做法:毛石混凝土基础,砖砌外墙,现浇混凝土顶板;地面混凝土垫层、水泥砂浆清光,外墙抹水泥砂浆,内墙、天棚抹水泥砂浆及刷白,门窗制安刷漆,砖砌化粪池;安装洗脸盆、便池、冲洗设备、上下水系统,照明线路穿管敷设等。
改圈:对既有畜禽圈舍进行改造,面积按每户不低于9平方米考虑。改造内容:修缮或更换顶盖及围护设施,设置通风透气洞口,完善储粪池,达到粪液不外流污染环境。改造做法:地面水泥砂浆硬化,修缮顶盖、外墙及门,新建或修缮储粪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