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论坛新闻发布 于 2019-11-24 14:00 编辑
​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共贵州省委政法委员会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评选2016-2018年度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的通知》等文件规定,经各市(州)申报推荐、省委政法委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相关部门审核,拟表彰命名乌当区、赤水市、余庆县、务川县、钟山区、西秀区、黔西县、印江县、雷山县、剑河县、福泉市、平塘县、兴义市、册亨县共14个县(市、区)为2016-2018年度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 按照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现将拟表彰命名名单予以公示,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反映,反映情况请提供真实身份和联系方式。
公示时间:2019年11月22日—11月26日
联系电话:0851—85893859、85837320、86892807(传真)
通讯地址:贵阳市南明区广顺路1号省委政法委综治督导处
邮政编码:550002
中共贵州省委政法委员会
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9年11月22日
平安建设情况简介贵阳市乌当区 乌当区通过“五抓六机制”,稳步推进“平安建设”工作。2016年以来,刑事发案逐年下降,安全感稳步提升。突出“五抓”并举。一抓领导重视。坚持党委、政府是平安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政法综治部门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二抓顶层设计。注重平安建设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加强区级统筹规划,强化制度保障。三抓措施落实。建设“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宣传小分队,实施入户大走访行动、“灯塔行动”、治安集中整治行动、平安建设宣传行动,抓实打击、防范、宣传等工作措施。四抓基层基础。建立社区警务室,健全辖区治安巡防队、保安队等社区防控工作格局;深入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家庭、平安学校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五抓督查考核。及时制定乌当区平安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加强督促检查。健全“六项”机制。一是目标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到位。结合实际将控发案和安全感任务数层层分解到相关单位,适时对目标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二是部门联动机制,协同服务大局。建立以公安为主,由基层政法委、派出所主要领导牵头,组织乡(镇)、社区、村(居)、辖区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辖区治安形势及案件分析工作制度。三是群防群控机制,整合社会力量。巩固基层综治工作站建设,深化和拓展“红袖标”义务巡逻、村寨义务巡逻等工作。四是专门打防机制,力求标本兼治。狠抓打防机制创新和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打防能力。五是社会服务机制,拓宽服务渠道。在孵化和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上产生了一定效果。六是宣传发动机制,动员群众参与。始终坚持宣传发动先行、广泛动员群众参与。 遵义市赤水市 赤水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遵义市委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平安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动社会综合治理理念、机制、方法创新,不断提高社会综合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认真落实平安建设“一把手”责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组织、周密部署,重拳出击、敢于亮剑,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公共安全问题、最关切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注的公平正义问题。坚持“提高站位、依法严惩、综合治理、信访维稳、法治扶贫”五大举措,切实增强责任担当执行力、除暴安良威慑力、社会安定影响力、矛盾化解公信力、群众满意向心力“五力”建设,目前正在努力创建全国信访工作“三无”县。自2016年以来,大力推进平安建设向基层延伸,基层平安建设覆盖率实现100%,合格率达98%以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18年,人民群众安全感99.34%、满意度98.70%,均排名全省前列,并荣获“全国法治先进县(市)”称号。平安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遵义市余庆县 余庆县紧紧围绕省委关于建设全国最平安省份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将平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人民为中心,以平安为靶心,学习和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和发展“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满意在余庆”的新时代“余庆经验”,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的统筹作用,突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基层社会治理和基层平安建设三个重点,纵向打造善治指挥链,建立“领导责任圈”;做实三级综治中心、三层全科网格化管理统一平台,建立“前线指挥部”;健全三级九层矛盾多元化解网络,完善以司法确认为切入点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立农村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模式,打造“群众自治圈”;建立社区微组织、微服务、微活动的“三微治理”模式,打造“社会共治圈”。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建设,基层平安创建覆盖率100%,合格率98%。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被省综治委命名“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2017年第五次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同时蝉联全国平安建设最高奖——长安杯,群众安全感指数从98.08%上升到99.34%,连续12年位列全省前列。 遵义市务川县 务川县始终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以“把务川打造成为全省最平安的县份”为己任,以化解社会矛盾为重点,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狠抓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平安建设,全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三年来,务川县投入政法暨平安阵地建设近3亿元,战斗堡垒和防控体系不断夯实;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现行案件平均同比下降3%,“两抢一盗”案件平均立案同比下降8%,10年来持续保持现行命案全破的纪录;不断强化治安巡逻和群防群治工作,形成了1042个治安信息触网;2018年,务川县综治司法信访“三合一”联动办公服务模式获中央政法委继承发扬“枫桥经验”创新工作提名,列入省委政法委基层治理创新课题;创新脱贫攻坚“法治+智治、德治、自治、综治、整治”模式,获省委政法委高度肯定。社会管理创新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亮点纷呈,基层治理现代化程度不断显现,进一步开创了平安建设新局面,为全县脱贫攻坚顺利推进营造了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2018年安全感达100%、位列全省第1位;2018年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安全指数考核中,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度指数实现程度达100%。 六盘水市钟山区 钟山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六盘水市关于平安建设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按照“以党建为统领,以全面依法治区、以德治区为抓手,全面创新和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平安钟山、法治钟山、和谐钟山、小康钟山”的主线,坚持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引领,坚定不移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围绕“政治站位”再提高,聚焦“扫黑除恶”主战场,坚持“以防为先”主基调,全面落实“三个责任”,打响“五个攻坚战”,纵深推进“三项建设”,牢守“七个坚决防止”底线,打造了“大数据+钟山公安分局‘五情联动’警务改革+镇(街道办)‘五联融合’综治中心改革+群众‘五微一体’警民融合建设+派出所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建设+警察云装备建设”等联动融合、开放共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钟山样板,全区治安形势进一步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升、平安钟山建设迈上新台阶。 安顺市西秀区 西秀区以创新社会治理为抓手,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先后获得全省2013-2015年度平安建设先进县(区)、2016年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市、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确保各项部署和措施落到实处,实现除恶治乱、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之目的。强化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持续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强化“技防”措施。整合“天网”、乡镇“小天网”和各小区视频监控,力求做到监控疏而不漏。充分运用大数据,通过信息采集、信息研判、信息共享、精准打击,打造了西秀公安情报合成作战中心。大力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建立了城乡全覆盖高新视频监控探头并投入使用,在治安防控、打击犯罪、交通管理、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立体防控、智慧防控。做好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建立“西秀康复治疗中心”对涉毒涉艾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收治,收治涉毒涉艾人员3000余人。建设并安置了250人的义工阳光企业;建成西秀区育才学校,解决了不良少年的矫治问题,学校成立至今已教育转化出校问题少年125人;对刑释解教“八类”人员实行无缝对接,接回率达100%;落实精神障碍患者以奖代补措施,全区未发生特殊人群肇事肇祸案(事)件。 毕节市黔西县 黔西县围绕脱贫攻坚、同步小康主旋律,秉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保障基础”的发展理念,按照“以防开篇、以打精雕、以控细琢”的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平安黔西”建设。2016年至2018年,全县刑事案件发案连续三年大幅下降;群众安全感在全省排名从第28位上升至第6位,满意度在全省排名第46位跃居第1位。以防开篇,切实打造立体化防控网络,全面杜绝各类社会乱象。抓矛盾调处,保社会安定,防矛盾激化带来社会问题。抓防控体系,保平安稳定,防刑事治安案件发生。抓责任压实,保生产安全,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抓风险评估,保政策严谨,防重大决策失误。以打精雕,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治理,全面剔除各类违法犯罪。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切实杜绝涉邪涉暴涉恐事件。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坚决打击各种社会乱象,切实保障重点人群权益。以控细琢,扎实筑牢平安建设基础,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政法系统思想作风建设,打造优良政法队伍。着力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夯实综治维稳战线。完善工作机制,管好各类特殊重点人群。创新社会治理信息平台,提升综合治理工作效能,管出平安稳定新黔西。 铜仁市印江县 印江县强化力量统筹、大数据引领、创新社会治理,全力推进平安印江建设,全县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上升。注重力量统筹。建立县委、县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县、乡、村一级抓一级、群众广泛参与的平安建设工作机制。强化大数据引领。矛盾纠纷成功化解率达99%以上。2018年实现命案零发生。命案连续16年全破、命案逃犯全部“清零”。坚持改革创新。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五大平台”、创新推进社会治理“1+3”模式、创新开展法治扶贫、创新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治理体系建设、率先开展主办侦查员改革。印江县公安局在全省率先探索启动主办侦查员制度改革,执法质量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执法质量示范单位,“一长四必制”受到公安部通令表彰。强化打防结合。刑事案件从2016年到2018年降幅35.9%。侵财性案件从2016年到2018年降幅43.84%。成功打掉恶势力团伙(集团)13个,破获案件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9人,移送起诉恶势力团伙6个,移送起诉28人,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 黔东南州雷山县 雷山县以“五抓五到位”为平安建设工作措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2017年被评为“2013—2016年度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抓打击整治到位。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牵引,整治各类治安乱点。破获涉黑恶案件2起,检察机关办结审查批捕2件31人,审判机关一审判决2件25人。先后开展6次专项行动,整治了27处治安乱点。2016年至2018年,全县盗窃案件年均下降在10%左右,连续71个月未发生“两抢”案件。抓重点管控到位。做好刑释解戒人员必接工作,必接率达100%;对吸毒人员实行一人一策个性管理,实现管控落地;落实重症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以奖代补政策,三年来共兑现奖补76.14万元。抓科技运用到位。在人员密集的西江景区研发智慧景区智能信息系统,实现了对火、对人、对车的管理现代化,对景区实有人口进行实名制信息登记和智能甄别,实现景区信息数据一体化。抓矛盾调解到位。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落实矛盾纠纷调解个案补贴政策,三年来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6%以上。抓法治宣传到位。深入开展“法治景区、法治广场、法治村寨”等“法治细胞”工程建设。利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等力量进千家万户开展法治宣传,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黔东南州剑河县 剑河县强化法治思维,突出改革创新,抓牢抓实三化治理、网格服务、融合治理“三大抓手”,不断深化平安建设,不断打造“剑河经验”的升级版。2016年至2018年,先后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县”“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全省无毒害先进县”“全国文明卫生县”。“三化治理”破解平安建设难题。以平安建设为主线,以“三化治理·温馨调解”剑河经验为载体,通过“扁平化”一线服务民生,“立体化”筑牢平安防线,“精细化”管理特殊人群,温馨化解社会矛盾,破解平安建设难题。“网格服务”补齐基层治理短板。全县共配备网格员5421名,在180个村(居)组建了1856人联防队伍。建立各类专业调解队伍10支,三年来网格内排查矛盾纠纷5123件,网格内化解5107件。“融合治理”打造社会治理升级版。建成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行“组团式服务,一体化运作,实体化运行”,将“天网”“地网”“雪亮网”视频监控联网融合,形成视频联网应用“一总四分”模式,即“综治视频网信息总中心、公安公共安全视频分中心、交警公共安全视频分中心、社区矫正人员视频管控分中心、县乡村脱贫攻坚指挥调度视频分中心”,初步达到了“数据整合、治安共管、成果共享”的效果。将全县驾驶员、环卫工人、治安防范志愿者等共计2000名作为治安信息员,广聚人网,形成强大合力。 黔南州福泉市 福泉市持续深化不断强化平安创建,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措施,重点工作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整体工作稳步提升。先后荣获“2013-2015年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2016年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市、区)”称号。领导高度重视,平安建设责任落实到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切实履行平安建设第一责任,将平安建设纳入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将平安建设措施落细落小落实。强化组织保障,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综治干部,确保有人管事。坚持防打并重,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治安重点地区挂牌整治,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稳中有升。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成功办理两起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33人,依法判决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人员13人。整合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天网工程”及社会监控资源,全面推动“雪亮工程”视频监控联网运用和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织牢基层社会治理网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动平安建设扎实开展。建立人民调解与信访调解对接、与治安调解对接、与检察调解对接、与诉讼调解对接“四对接机制”,深化拓展福泉“112”模式,创新发展基层社会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2017年,福泉市交通事故赔偿调解委员会被国家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围绕脱贫攻坚战,推动农村基层治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提质增效。 黔南州平塘县 平塘县紧紧围绕服务发展“一条主线”,实现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两个提升”,持续深入开展平安建设,为服务和保障全县脱贫攻坚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有效夯实综治平安建设工作根基。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整治行动。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引领,组织开展“严打”专项整治行动;抓实信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建设。深化信访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五个一”工作法,推进落实“以奖代补”制度;加强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充分发挥综治“八个专项组”职能作用,严格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健全排查整治机制,强化公共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筑牢基层社会治理“第一道防线”。加快推进乡村“雪亮工程”建设。“雪亮工程”建设覆盖率100%,推进农村“小天网”建设,治安防控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建强综治队伍,完善运行机制,深化和细化治安“网格化”管理;狠抓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排查、化解、稳控、处置“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实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全覆盖。有效凝聚“平安平塘”建设新合力。健全完善“平安平塘”建设目标考核考评体系,对工作不力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采取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方式问责,责成限期整改。 黔西南州兴义市 兴义市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始终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深化平安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深入推进平安兴义、法治兴义建设。大力投入“天网工程”和人脸识别卡口建设,形成了覆盖城区主要交通通道、党政机关、客运站、学校、广场等重要部位的视频监控网络和大数据智慧街面防控体系;设立矛盾纠纷调处奖励基金,有效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刑释解戒人员必接率100%;及时兑现“以奖代补”资金,解决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难题;采取“六大措施”,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平安建设工作;健全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体系,实现“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全覆盖;创新网格化服务管理,将出租车司机、快递员、环卫工人等群体纳入网格信息员管理,构建全覆盖无死角的网格化防控网络,为建设平安兴义筑牢基础;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黑恶势力,成功打掉了一批涉黑涉恶犯罪团伙,判处了一批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人员。全市社会治安立体化、智能化建设稳步推进,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全市刑事案件连续三年大幅下降,案件破案率稳步提升,打击违法犯罪效能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黔西南州册亨县 册亨县按照“围绕发展抓稳定,抓好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综合治理,不断创新思路,着力补齐短板,不断将平安册亨、法治册亨创建成果向前推进。坚持重防范工作。实施“四级联防”,做到城区有特巡警、乡有巡逻联防队、村有治安联防队、组有治安小分队,实现四级治安联防。实行城区防控“六位一体”警务模式,形成统一指挥、科学调度、集中训练、合理布局、动静结合、覆盖全面的警务工作格局。坚持抓改革创新。深化“大部门制、大警种制”改革,实行警力资源协作机制。推行平安创建“星级”考核评定和命名,对乡镇(街道)、村(居)、单位等采取“星级”等次评定进行考核和命名,推进平安创建工作。探索“法德”并举,发挥“村规民约”“族规”的作用,规范村民行为。强举措重实效。开发“册亨县公共法律服务综合管理平台”,为全县干部职工学法、知法、用法和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保障。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在“天网”的基础上,科学布局视频监控卡口、人脸识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等,将各种信息系统接入公安机关情报指挥平台,做到信息汇聚、资源共享。强法治惠民生。推行“综治服务中心+信息化+组团式服务”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主力军作用,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建立乡镇(街道)检察联络室、诉讼接待站,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法庭,打通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来源:天眼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