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非法集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有关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方法进行非法集资,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侵犯公私财产所有权,且数额较大的行为。非法集资听起来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法集资的套路多种多样,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会中招。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则关于非法集资的小故事,让大家明白非法集资可能就在身边。
杨二哥回家赶集的时候在街上遇到了初中时候玩得比较好的同学张三。
张三见杨二哥有点心动,为了打消杨二哥的顾虑,于是就带着杨二哥来到山鸡养殖基地实地考察。
看完山鸡养殖基地,杨二哥打消了心理的顾虑,没想到出门逛个街都能找到发财的机会。于是杨二哥回到家和家人商量了下,大家都觉得可行,于是拿出家里的10000元积蓄投资了山鸡养殖项目。 一个月后,杨二哥成功拿到了山鸡养殖项目投资的分红,这下杨二哥一家人更是深信不疑了。直到三个多月后的某一天,警察发布公告,说这家山鸡养殖没有办相关证书,涉嫌非法集资,涉案金额达到了几百万,负责人已经卷款逃跑。杨二哥一家到这时才醒悟过来,投资是个陷阱。
金融小知识非法集资的常见手段一是承诺高额回报。不法分子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许诺投资者高额回报。为了骗取更多的人参与集资,非法集资人在集资初期往往按时足额兑现承诺本息,待集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秘密转移资金或携款潜逃。 二是编造虚假项目。不法分子大多通过注册合法的公司或企业,打着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开展创业创新等幌子,编造各种虚假项目,有的甚至组织免费旅游、考察等,骗取社会公众信任。 三是以虚假宣传造势。不法分子在宣传上往往一掷千金,聘请明星代言、名人站台,在各大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发布广告、在著名报刊上刊登专访文章、雇人广为散发宣传单、进行社会捐赠等方式,制造虚假声势。 四是利用亲情诱骗。有些类传销非法集资的参与人,为了完成或增加自己的业绩,不惜利用亲情、地缘关系,编造自己获得高额回报的谎言,拉拢亲朋、同学或邻居加入,使参与人员迅速蔓延。 坚持“四个不”,远离非法集资非法集资涉案领域不断扩散,犯罪手段日趋多样化,但无论非法集资形式如何变化,其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面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即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社会性)的本质特征不变。面对非法集资,要做到“四个不”:对高息“诱饵”不动心、对老板“实力”不崇拜、对企业“背景”不迷信、对熟人“热心”不轻信。具体要点如下: 一、要注意学习金融知识,经常看新闻和看报,开阔自己的视野,尤其多关注一些法制栏目,多了解些“非法集资”等骗局的案件,从他人上当受骗的经历中汲取教训。 二、要克服贪欲的心理,不能有“不劳而获”的念头,要靠勤劳致富。 三、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你出钱的时候,一定要多一个心眼儿,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送出去,要做到“只看不买”。 四、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鬼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多找家人、子女及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商议,需要报警时要坚决报警。
|